南阳网讯 (通讯员马如怡)课本剧表演是“书香校园”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课本中的经典故事搬上舞台,孩子们化身角色,在台词诵读、动作设计与团队协作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感受语言魅力,提升表达能力与审美素养。4月11日上午,镇平县高丘镇徐沟小学开展“童心演绎经典,书香浸润成长”课本剧表演活动,这场充满童趣与创意的文化盛宴,既是对课堂学习的延伸,更是一次激发想象力的艺术实践。
抽签启幕:期待与惊喜并存
活动伊始,各班级代表通过抽签决定表演顺序。孩子们紧握号码牌,眼神中满是期待——是先登场展现自信,还是压轴带来惊喜?抽签环节不仅增添了仪式感,更让孩子们体验到“规则与机遇”的课堂外一课。
剧目展演:角色穿越,童心飞扬
1.四年级《西门豹治邺》
“大人,河神娶亲的时辰到了!”阴森的背景音乐中,巫婆扭捏登场,百姓佝偻的身影诉说着苦难。西门豹抚须冷笑:“把新娘带上来——”小演员们以铿锵台词、凌厉眼神,将破除迷信的智斗场面演绎得扣人心弦,历史的正义之声在剧场回响。
2.一、二年级《青蛙卖泥塘》
“卖泥塘咯!卖泥塘!”蹦跳着登场的“青蛙”挥动自制的小彩旗,瞬间点燃全场。老牛、野鸭、小兔轮番登场,用稚嫩的童声劝说青蛙:“这里缺点草”“要是有树就好了”……...孩子们身戴手绘动物头饰,用夸张的肢体语言释“劳动创造美好”的主题,台下笑声与掌声此起伏。
3.五年级《武松打虎》
“好酒!好酒!”武松的扮演者大踏步台,虎虎生风的拳法与店家的劝阻形成鲜明对比。当“吊睛白额虎”咆哮着扑来时,全场屏息——武松的惊险搏斗、机智周旋被演绎得扣人心弦,将古典名著的豪迈之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4.三年级《守株待兔》
“一天、两天、三天……”农夫懒洋洋地靠在“树桩”旁,舞台上散落着夸张的“胡萝卜”道具。小演员用滑稽的表情与动作,将农夫的侥幸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当“兔子”意外撞时台下孩子们齐声惊呼;农夫荒废田地的结局,则引发了阵阵反思的低语。
互动时刻:全员参与,欢乐共享
表演间隙,主持人抛出“课本剧知识问答”:“《西门豹治邺》中,漳河在哪个省?”“青蛙最后为什么不卖泥塘了?”孩子们争相举手,答对者获得书签、绘本等小奖品。更有勇敢的同学上台模仿武松专的动作,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四、校长寄语:以剧为桥,向美而行
活动尾声,校长走上舞台:“今天,每个孩子都是闪耀的‘小演员’!课本剧让文字有了音,让故事有了温度。希望大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多读经典,在阅读中丰盈心灵,在实践中绽放光彩!”活动评选出最佳表演奖、创意道具奖、团队默契奖以及风采之星等多个奖项。
落幕不散场:成长与收获同行
从剧本改编到道具制作,从反复排练到舞台绽放,孩子们用汗水诠释热爱,用创意点亮课堂。这场课本剧表演不仅是一次视听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美育课。未来,我校将继续深耕“沉浸式阅读”教育,让更多经典故事在童心中生根发芽,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文化传承的小小使者!
编辑:吕超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