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系列重要部署为新时代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载体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空间,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效能和民生福祉。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突破65%,城市发展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两会"精神为指引,推动城市管理向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方向纵深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以新型城镇化推动城市品质提升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这为城市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和城中村改造。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强化规划引领,优化"三区三线"空间布局,完善15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二是突出民生导向,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短板,推进无障碍和适老化改造;三是注重文化传承,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好历史风貌,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强化科技赋能,以数字化转型提升治理效能
落实"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的部署要求,我们要着力构建"一网统管"城市治理新模式。具体措施包括: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对市政设施、市容环境等的全要素数字化管控;推广应用物联网感知设备,建立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监测系统;深化"城市大脑"建设,推动多源数据融合共享,实现城市问题智能发现、快速处置。如北京市已建成覆盖全市的"京智网"平台,日均处理城市管理案件超万件,处置效率提升60%以上。
践行绿色发展,以生态优先理念建设美丽城市
贯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要求,我们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管理全过程。重点推进:垃圾分类提质增效行动,健全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实施城市绿化美化工程,构建蓝绿交织的生态网络。例如,深圳市通过建设"公园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7平方米,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典范。
创新治理机制,以共建共治共享凝聚管理合力
落实"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求,我们要构建多元共治的城市治理新格局。一方面完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强化条块协同;另一方面拓宽群众参与渠道,推广"人民城市人民管"小程序,建立市民参与积分奖励制度。上海市推行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改革,就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实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努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淅川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