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圆满落幕,政府工作报告中“强化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民生保障体系”等战略部署,为新时代乡镇工作注入澎湃动能。作为党政办宣传干部和履职事项清单专班人员。我深感“两会”精神不仅是政策风向标,更是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行动指南”。立足宣传教育和履职清单工作实际,需“双向发力”推动“两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以“政策宣讲”为笔,书写民生答卷的温度。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畅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这要求宣传工作既要有“高度”更需有“温度”。作为基层工作人员,在撰写新闻稿时,需将“产业振兴”“数字乡村”等政策术语转化为“菌菇大棚年增收2万元”“光伏鱼塘亩产翻番”的鲜活故事。在我乡党建大讲堂中,我们学习了创新Ai制作PPT新技能,利用AI赋能高效办公,结合两会提出的“基层减负”要求,组织干部学习Ai工具,打造智能化、科技化的政务服务系统。
二、以“履职清单”为尺,丈量治理效能的精度。《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制定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这是从源头和机制上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为破解“小马拉大车”困境提供制度保障。在编制清单时,我们遵循“依法依规、权责一致”原则,将安全生产、民生服务等68项基本职责细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任务表。针对清单执行中的“模糊地带”,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例如,我乡在落实“优化营商环境”要求时,将“企业帮办代办”纳入配合事项清单,明确“帮办3项税务登记、5项证照办理”的具体流程,既避免过度揽责又提升服务效能。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航的历史交汇点,基层干部当以两会精神为舵,以履职清单为锚,在政策宣讲中传递信心,在清单治理中彰显担当,在改革攻坚中书写情怀。唯有将“国之大者”落实为“乡之要事”“村之实绩”,方能交出一份既有发展“速度”、又有民生“温度”、更含治理“精度”的时代答卷。
编辑:淅川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