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更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 刘平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全会擘画的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将“市场活力”与“制度公平”并列为改革双引擎,构建“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现代化市场治理体系,为破解市场壁垒、释放经济潜能注入强劲动力。
坚持平等思维,推动公平竞争。公平是市场环境的基石,是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竞争的前提。《决定》提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坚持平等思维,既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也要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更多机会,完善民营企业平等参与竞争的长效机制。
坚持一盘棋思维,构建统一大市场。《决定》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毋庸讳言,目前,地方保护主义、市场分割等正在被全面深化改革重点攻坚。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要进一步优化,部分领域的制度设计还不能够准确反映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研究调整完善。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夯实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和要素高效配置的保障机制,疏通阻碍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堵点,加快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坚持法治思维,提供法治保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决定》提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修订了《反垄断法》,为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政策入法”的立法实践,正在为我国民营经济打造“带牙齿”的制度保障,通过立法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打破市场准入壁垒,清除一系列制度性障碍,用政策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让市场要素配置更优化,助力民营经济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持创新思维,激发市场活力。创新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途径。《决定》指出,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今天的中国,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奔涌勃发,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万米海底,“奋斗者”号完成深潜;大山深处,“中国天眼”巡天观测;浩瀚太空,嫦娥奔月书写人类探月新篇章……国有企业一项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领先世界。同时,民营企业在创新方面也是硕果累累。从科创常青树华为到大模型新锐Deepseek,从深耕传统农业的新希望到领跑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比亚迪,中国民营企业在全球舞台上展示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用实际行动标注了中国市场新活力。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市场体系的重构既是一场制度革命,更是一场思维革新。《决定》提出,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和促进投资落地机制,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通过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必定能为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作者单位:宛城区委党校)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