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通讯员齐延芳)康复训练是改善特殊儿童各项功能,提高其运动、认知、语言、社会交往等生活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促进送教教师学知识、练硬功、强素质,加强送教教师在康复教学中的交流与学习,提高送教质量和水平,内乡县特殊教育学校于1月5日——6日组织了送教教师个别化教育康复大赛,展示送教教师的康复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本次活动共有16名送教教师报名参加。
各参赛送教教师以提升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为目标任务,为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了富有趣味性、运动性及康复性的活动,动作与游戏巧妙融合,快乐与挑战相呼应,孩子们在活动中中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专注力及运动能力。
杨卡老师为肢体障碍学生袁家杰设计的《快乐的小猪》一课中,杨老师精心准备了小猪头饰、音视频课件、足球、气球、中号圆圈、跨栏架,通过引导学生走、踩、抬腿、屈髋、下蹲、提腿前踢、越过障碍等动作的康复训练,在做各种动作时稳定重心、保证安全不摔倒,并在不断挑战自我、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收获快乐,锻炼学生下肢力量,使学生能够简单掌握训练方法,培养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更自信、快乐地在生活中独立自主的行走。
王改玲老师和靳雅乐小朋友为我们展示了《煮方便面》。老师通过出示方便面的实物,让学生观察方便面的包装和外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和孩子一起观看提前录制好的煮方面过程视频,详细讲解煮泡面的基本步骤,包括准备材料、烧水、放入面饼和调料、煮面、捞面、装碗等;教师进行现场演示,边操作边讲解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如烧水时注意用电安全,要确保水烧开,放入面饼时要轻放,防止溅水等;指导孩子实践操作,一看(看水开的程度),二下(轻轻下入面饼),三放(放入配菜包括调料包),四尝(品尝方便面的味道)强调煮泡面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鼓励孩子需要帮助时勇于沟通;学生煮好泡面后,邀请学生和家长一起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煮泡面的乐趣,引导孩子谈谈煮泡面的感受,教师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王风云老师和她的得意门生靳岚森一起展示《单手系鞋带》,通过系鞋带的示范、指导、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专注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让学生体会到掌握生活技能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对生活技能学习的兴趣。
整场比赛精彩纷呈,老师们鼓励孩子们动手、抬腿、迈步,指导学生学走路、搭积木、拼拼图、捏豆子、学律动操、洗胡萝卜、叠衣服、洗衣服、学煮饭、吹气球、制作轻粘土插花,通过亲和的语言、细致的指导,为大家展示了一个个精彩的送教康复案例。在场的评委老师们无不感叹送教教师们的用心付出和送教过程之艰辛。送教学生的康复之路,从来都不是一条坦途,需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更需要我们有一颗永不言败的心。
同台竞技展风采,以赛带练共提升,本次活动不但充分展示了该校校送教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为送教教师们搭建了互动交流、学习提升的专业共享平台,老师们在岗位练兵、岗位比拼中,达到了以赛促学、以学促进、强素质、优服务的目的,送教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这不仅是对送教成果的一次展示和检验,更是对重度残疾儿童未来康复之路的一次鼓励和激励。
内乡县特殊教育学校的送教团队将始终怀揣“特在志坚,梦随彩蝶逆风舞;教从心始,爱伴苔花向阳开”的嘱托,长长的路慢慢走,用我们的执着坚守和用心付出,一路追寻,一路相伴,在不断的摸索中,扎实做好送教上门工作,为重度残疾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编辑:吕超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