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者:  郭永奇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 郭永奇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这是继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系统阐述新质生产力、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后围绕新质生产力进行的又一重大部署。这充分体现了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鼓励产业发展的导向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要求。


  准确把握好“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正确理解“因地制宜”同样重要。从产业特点来讲,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具有不同产业特点,其体制机制也应有所侧重。


  对于传统产业而言,既要用数智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又要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通过深化改革,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机,使传统产业所蕴含的新质生产力有效释放。


  对于新兴产业而言,其作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要健康有序发展。产业区域布局要打破区域分割和保护,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培育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对于未来产业而言,其作为经济格局变迁中最活跃的力量,一方面要加强前瞻性、引领性布局,另一方面要强化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和包容审慎的试错机制。


  发展新质生产力,依赖于各类生产要素质量提升和配置效率改进。只有建设和完善体制机制,才可以促进劳动、资本、知识、技术、数据等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从而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作为社科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贯彻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锚定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十大建设”,立足河南及南阳发展实际,发挥南阳理工学院范蠡商学院学科专业优势,为“建强副中心、打造增长极、迈向新辉煌”提供智力支持。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加快构建全面创新体系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