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人大代表助力香菇产业焕发新生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淅川:人大代表助力香菇产业焕发新生
作者:  李雪山 周全

       南阳网讯  (通讯员李雪山 周全 )“菇农们手脚麻利地将已经成熟饱满的香菇采收、分拣、装袋......现场一派忙碌景象。”12月25日,走进淅川县滔河乡白亭村香菇种植基地,一袋袋菌棒在钢架上整齐排列,阵阵菌香扑鼻而来,一朵朵香菇铆足了劲儿生长,承载着群众增收的希望,丰收的喜悦挂在每个菇农的脸上。

  3e6d65d58142a200f3b832e013f792d.png

(菇农在白亭村香菇种植基地装袋 周全 摄)

  “我们白亭村香菇能焕发新生离不开县乡人大代表们的付出啊,你肯定想不到,去年的这个时候,这里还是一片残破的不毛之地。”刚走进基地,白亭村党支部书记邸红宇就迫不及待地介绍香菇基地的发展史。

  

  据悉,为助力村民增收致富,滔河乡党委政府于2016年在白亭村引进并建造香菇孵化园,当时附近的群众不仅能够入股参与分红,而且还能到基地务工。但因为疫情等原因,香菇种植基地逐渐举步维艰,整个香菇基地几乎荒废了。

  

  附近的群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如果能够重新盘活香菇孵化园,让其可以继续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就好了。”2024年年初,在滔河乡人大代表会议上,乡人大代表金玉建提出了这一建议。这一建议迅速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同意,代表们纷纷响应、踊跃发言,积极为重启香菇孵化园建言献策。

  

  深入调研谋实事,精准把脉促发展。滔河乡人大主席杨德鎏针对历史遗留问题和发展困境多次组织人大代表到村民家中,香菇基地开展实地调研,收集民情民意;同时主动与相关部门对接,询问相关政策,最终形成可实施的意见报告呈报党委政府作为参考。乡党委政府参考意见报告,迅速开展行动,一方面主动外出招商,成功吸纳外地老板投资二百余万元入股香菇孵化园。另一方面积极发动群众,号召群众以土地和务工的形式入股分红。

  

  人心齐,干劲足,产业兴。经过10个多月的努力,截至目前,滔河乡香菇孵化园已初具规模,发展羊肚菌100亩,年产值300万元;香菇20万棒,年产值24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1000多人共同增收。

  

  滔河乡白亭村香菇种植基地的蝶变是淅川县人大代表主动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淅川县人大积极组织人大代表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总要求,号召人大代表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在加快推进发展特色产业、聚力招才引智、传承淅川楚文化、发展全域旅游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全力助推乡村振兴,为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编辑:淅川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