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全媒体记者刘婉 实习记者曹静雅)12月1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建强副中心 打造增长极 奔向新辉煌”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出席,介绍了该局“打好民生保障服务‘组合拳’,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以“五聚五提”为总抓手,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全力以赴兜底线、惠民生、优服务、防风险、助发展,推动全市民政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聚焦百姓急难愁盼 织密扎牢基本民生保障网
2024年,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厚植为民情怀,聚焦百姓急难愁盼,织密扎牢基本民生保障网。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完善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持续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标准,有效保障近 56万名低保、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
全面摸排全市留守、困境和流动儿童,及时落实相应救助政策和帮扶举措,保障0.78 万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
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及时发放 14 万名重度残疾人和 14.4万困难残疾人补贴;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多部门联动开展街面巡查,加大寻亲和落户安置力度,截止11月,全市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2241人次,护送838名流浪人员返乡。
着眼老有所养目标 积极构建南阳特色养老服务体系
我市是老年人口大市,为满足广大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市民政局积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已建立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养老服务机构及民办养老院共1864家,入驻机构老年人6.12万人;56 家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可向社会老人开放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2.14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六助”专业服务精准对接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优化、功能提升、辐射范围更广,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养老服务体系。
积极推进2024年省定重点民生实事——老年助餐服务工作,争取省级资金 1864万元,建成老年助餐场所 693个,累计服务老年人 29.1万人次,让老年人居家或在家门口能吃上“一口热饭”。坚持线下线上相结合,开展了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为2.1万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建立台账,累计开展探访服务 3.6万人次。
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人才培育,联合市人社局、市总工会等9个单位举办 2024 年南阳市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大赛,全年完成养老服务人才培训7.8万人次。关注高龄老人生活质量,截止 11月,为 25 万名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 1.7 亿元。
聚焦服务大局 持续提升民政领域公共服务水平
社会组织管理方面,坚持培育和监管并重,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全市登记社会组织4918个,在助力我市乡村振兴、稳岗就业、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认真落实新修改的慈善法,引导慈善组织积极参与今年的防汛救灾工作,发挥积极作用。规范慈善力量在扶弱济困、乡村振兴、应急救援等方面作用发挥。扎实开展社会组织专项整治工作。
社会事务方面,积极推动婚丧领域移风易俗改革,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形成“有人管事、按章办事、机制健全、服务规范”的工作机制。作为省定婚俗改革试验区,积极开展各类婚俗改革主题活动,打造4A级婚姻登记服务场所,全市婚姻登记机构婚姻家庭辅导室全覆盖。持续深化殡葬改革,建立惠民殡葬政策、殡葬服务收费标准和殡葬用品价格公示体系,提高政策知晓率和收费透明度,1-11月共免除群众基本殡葬服务费用 3367万元。
区划地名服务方面,为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稳妥有序完成撤乡镇设街道、撒乡设镇工作。推荐唐河县苍苔镇、桐柏县平氏镇、卧龙区石桥镇为千年古镇,唐河县上屯镇长秋村为千年古村落。深入推进“乡村著名行动”,西峡县、唐河县被确定为第一批河南省“乡村著名行动”先行区。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着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快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持续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工作水平,为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南阳实践贡献民政力量。
编辑:科教新闻01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
上一篇:有“备”而来,全力以“复”——南阳市第十完全学校高中部召开期末冲刺备课组长交流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