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段时间以来,在社旗县李店镇老坟李村经营“流动餐桌”生意的王刚正琢磨着换个“赛道”发展——开办农家乐。
“几年前,不管是红事还是白事都要摆二三十桌,要不然会很没有面子。”王刚说。王刚经营的是“卤味+烧烤”风味,主要是服务本乡及周边乡镇的红白喜事,相互攀比让红白事请客成为铺张浪费的重灾区,看着吃不完的剩菜,王刚是打心底心疼。
但是,从今年以来,王刚发现,人们办事不追求排场了,都是三五桌,最多不超过十桌,并且每桌菜的数量也严格控制,做到够吃“光盘”不浪费,吃不完打包带走。看到这样的情况,王刚感觉现在人们理性多了,对照以前,自己的生意大不如从前,于是他决定转行发展。
李店镇移风易俗、破除红白事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像“王大厨”这样转行的背后,正是一场正在悄然发生的乡村婚俗民风的巨变。
前些年,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被认为是人之常情,也滋生了借助“办事”摆阔气的不良风气。这种陋习如何破解?李店镇党委、人大、政府适时召开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形成共识,组织民政部门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完善红白理事会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红白事指导标准、操办流程,红白理事会成员名单、章程、办理流程都要张榜公布,接受村民监督。同时,镇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职人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的表率作用,在婚事及其他喜庆事宜方面做到“五带头”,即带头不请客、带头不收受礼金、带头不收受彩礼、带头举办新式婚礼、带头举办节俭婚礼,在丧事方面做到“三倡导”,即倡导节俭治丧、倡导生态安葬、倡导低碳祭扫。文艺工作者及“草根剧团”以移风易俗为主题,创作、表演各类文艺作品,以群众喜爱、接地气的方式,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在基层落地生根,文明乡风越吹越盛。(通讯员 常杰敏)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