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城县券桥镇聚焦强化农民增收举措,以党建引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为统揽,以“四个一”富民增收举措为抓手,持续推进乡村富民产业稳存增量,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电商农产品网销增长,凝聚多元共治强大合力,书写乡村振兴奋进篇章。
“一户一产业”,经营性收入基础扎实。始终把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围绕“守牢防止返贫底线、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工作思路,抓预警、实监测,确保“应排尽排”, 按照“严、深、广”总体要求,聚焦“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家庭收支情况,逐村排查、逐户询问,做到“一户不落、一人不漏”。严格落实联动机制。落实镇村快速发现响应机制,依托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包村干部等基层力量,坚持有灾必查、生病必访、有诉必核,做到每月一排查、一研判;主动配合落实县级部门信息推送比对机制,畅通部门数据交换渠道,运用大数据技术研判风险信息、锁定监测对象,有效提高预警反应能力。针对帮扶对象增收难点、堵点,研究合理的帮扶措施,做到“一户一策”,聚焦小种植、小养殖、小加工、小商贸、小田园等“五小”经济,制定“一户一产业”增收方案,全面落实产业奖补、技术服务、金融支持为突破口,进一步细化产业发展、项目增收、风险防控等工作措施。
“一户一就业”,工资性收入持续保障。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活动,聚焦辖区内有技能培训需求的重点人员,利用网格化、党员联户开展上门讲解培训政策、就业援助等。对有意愿参加技能培训的人员做好台账登记,结合群众文化背景、专业特长、培训意愿及就业需求,分类建立台账,科学精准开展多样化技能培训。对各村培训人数、持证量等指标进行通报,对差距较大的进行针对性指导,做好后续跟进工作。此外,该镇还根据培训人员分类台账,分类制定培训方案,联系有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或邀请职业院校专家讲师,采用理论教学、情景模拟、实践演练等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设置培训内容,形成“技能培训一人,带动致富全家”的火热氛围,提高群众自主参与性。按照“规范建设、全面提升、资源共享、智慧融合、服务均等”的基本思路,积极配合做好市县乡村四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聚焦工作人员到岗、工作机制健全、信息化水平提升、就业服务到位的目标,重点推进村级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人员专业化、数据信息化建设,让广大群众就近享受“全链条”“零距离”的就业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全镇26个行政村221个村民组12868户47691人,有劳动力28756人,富裕劳动力20452人;实现劳动力转移15639人,其中省内转移10652人,省外输出4971,境外就业16人;从事第一产业1158人,第二产业6528人,第三产业7953人。
“一村一实体经济”,财产性收入不断壮大。聚焦壮大村集体经济,用好财政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探索推行“组织联建、产业联盟、资源共用、信息共享”抱团发展模式,通过项目推动、产业促动、群众联动,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由“被动”向“主动”、“输血”向“造血”、“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走出了一条集体受益、群众增收的乡村振兴“致富路”。坚持抓两头促中间,树典型、推模式,管好用好移交到村扶贫资产和项目资产,经济收益同比实现稳步增长,联农带农益农机制得到进一步提升完善,使农户享受到更多发展红利,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引领全镇26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村一电商产品”,附加性收入稳步有增。把探索电商直播+特色产业发展新模式与万人助万企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与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深化“一村一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种网络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农村电商行业发展知识普及工作,依托抖音平台常态化开展电商直播活动,开设直播基地,结合自身定位、产业优势,逐步打造特色电商品牌,推动“互联网+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通过直播带货,找出爆款产品,利用抖音、快手等直播软件,借助抖音直播平台,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包联企业和包村干部化身“网络主播”,采取网上直播营销模式,努力为滞销工业及农副产品打开销路,把好事、实事办到企业家的“心坎儿”上,助力当地经济发展。开设香菇酱、棒棒糖、温室蔬菜、羊肚菌、童装等产品生产线,全面结合当下网络爆品调整生产计划,做到小产业大渠道,让生产的产品变成畅销品,让种植的农作物变成农产品,进一步降低企业产品库存积压,进一步保障农产品价格,减少因市场波动对农民群众的增收影响,实现利益最大化。(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