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樊集乡:弘扬戏曲文化 点亮“文明幸福星”

关注南阳网
新野县樊集乡:弘扬戏曲文化 点亮“文明幸福星”
作者:  焦书芬 薛春梅

  农家小舞台,演艺大世界,传承古文化,放歌新时代。近年来,在新野县樊集乡钮寨村活跃着一支民间艺术队伍,钮寨村八旬老人钮喜山,为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在村支部大力支持下,自费投资2万多元,在自己家庭院搭建舞台,置办道具、戏装、乐器、牵头与本村戏曲爱好者彭全敏、李有德等成立新野县樊集乡钮寨村民间艺术团。

  640.jpg

新野县樊集乡村民观看钮寨村民间艺术团表演。摄影:焦书芬


  根据钮寨村老人们介绍,钮寨戏历史悠久起源于18世纪中叶,钮氏后人受西方文化影响,在生产劳动之余,举办一些文化娱乐活动,并逐步形成独特的钮寨民间文化风俗“曲子戏”,代代相传。辛亥革命后这种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抗日战争时期,以钮寨艺人钮玉军(艺名钮背锅),杨彦合(艺名瞎燕子)为代表的钮寨曲子,颇受群众欢迎,自此钮寨曲子名声大振。


6ecacbdc6b84eeec92b5bf4672a54cce.jpg

新野县樊集乡钮寨村民间艺术团表演中。摄影:焦书芬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曲剧团发展到鼎盛时期,数次参加公演、义演,声名远震,闻名遐迩。“瞎燕子”曾被河南曲剧大师张新芳口称杨老师,并亲自接待,可见钮寨曲剧发展之盛,知名度之高。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五星支部”创建活动的大力开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增加,村党支部大力鼓励支持村里的文艺爱好者们组织起来,继续发扬钮寨戏曲精神,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85fa35426f41bef281657b811ade8e65.jpg

新野县县城、周边乡镇的戏曲爱好者们一起排练剧目。摄影:焦书芬


  钮寨民间艺术团,依托农家小舞台,吸引了县城、周边乡镇的戏曲爱好者们,每逢周三、周日聚集一起排练剧目,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演出过程手、眼、身、法、步、唱、白、念、做、打,一招一式,认真细致,表演到位,提高了演技,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弘扬了社会正气。

  

  民间艺术团剧目新颖,喜闻乐见,脍炙人口,地方特色浓厚。传统戏、现代戏、红歌、曲剧、豫剧、普法节目,增强了邻里团结;开展公益活动,重大节日公演义演,慰问敬老院老人;宣传敬老爱幼孝道文化,为现役军人送立功喜报,通过一系列演出活动,弘扬戏曲文化,传播时代精神,点亮新野县樊集乡“文明幸福星”的创建。(通讯员 焦书芬 薛春梅)


编辑:杜増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