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 提升粮食单产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关注南阳网
方城县券桥镇: 提升粮食单产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作者:  王炳中

  6月15日,在方城县券桥镇好庄村,随着又一眼井水的喷涌而出,村民们兴奋不已,多天的焦虑一扫而空。看着汩汩清水流入自家的农田里,村民贾付德高兴地说:“我这有8亩多地,昨天下午井打好之后,接着都开始播种,播种完接着都浇水。这井打的及时,就好比下一场及时雨一样,以后不为抗旱发愁了。自5月底以来,面对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券桥镇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在镇财政紧张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52万元找水打井,广辟水源,在全镇掀起抗旱保秋高潮,既缓解了群众农田灌溉用水之急,秋粮丰收有了保障,又为全镇日后防大旱抗长旱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方城县券桥镇立足农业乡镇实际,按照“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的工作思路,用心用力促单产水平提升,全镇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农民种粮积极性稳中有升。

  

  建良田,守好粮安底线。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坚持新建与提升并重,分类分区域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提质改造,2021年提升1.5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022年完成1.4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2023年新打电井36眼,2024年实施5万亩高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深入实施“田长制”,在市一级和县二级网格之下,设镇三级网格,村级四级网格,共设“田长”148名,其中镇级总田长1名、副总田长1名,田长12名;村级总田长26名,田长108名,另有网格员244名,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网格化、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监管格局,确保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探索建立“井长制”,开展机电井排查整改,提高利用率。

  

  抓良种,夯实发展根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无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还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都必须要打造好农业“芯片。该镇聚焦关键良种,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围绕“产业急需、农民急用”加快抗逆抗旱优良品种示范推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农业发展需要,启动制种回归行动,依托河南永优种业和方城慧丰农资等公司,与镇内相关种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建设小麦、玉米等种子示范田3000余亩,党桥村繁育种植的百农8399,经受住了气候的考验,品质良好,经销商户竞相夸赞优异表现,种植大户纷纷表示全面引种。

  

  推良技,强化科技支撑。开展粮食生产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制定出台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坚持规模化、机械化、智慧化种粮,实施全程机械化作业推进行动,引导种植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不断购置从耕到种再到收割,包括种子拌种、田间灭草、杀菌、灭虫全部实行机械化作业,大力推广无人机喷药,大力发展大力发展适宜券桥种植优质高效的弱中筋小麦,品质和单产不断提升;进一步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突出选用高产稳产、耐密抗倒、熟期适中、多抗广适的适宜机械化作业的优良玉米品种,突出抓好玉米密度、整齐度、成熟度等“三度”的落实;稳定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推广花生生产新技术,提高花生单产,改善花生品质,花生年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亩以上,高油酸花生成为经济作物的“半边天”。

  

  用良机,提高生产效率。实施机械化全覆盖推进行动。积极做好与县农机部门沟通衔接,充分运用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的政策导向作用,充分调动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购买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使越来越多技术先进、操作简单的农业机械出现在田间地头,机器换人步伐进一步加快,全镇农机总动力达5.3万千瓦,拖拉机2800余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700余台,拖拉机配套农具达2000余部,联合收割机达200余台,全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4.2%,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在99%以上,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达96.3%,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农机专业合作社达21个,比2013年增加16个,农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

  

  创良制,深挖增产潜力。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因地制宜创新种植制度,完善提升“冬播麦+冬油菜”“冬小麦+夏播玉米”“冬小麦+甜瓜、西瓜+露地蔬菜”等模式,提高粮食作物复种指数,推动粮油生产“一年两作”“两年三作”。建设大豆玉米带状符合种植试验田3000亩,其中复合种植大豆玉米套2000亩,提高经济效益。

  

  施良策,保障种粮收益。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推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资金及时准确发放到户,保障农民种粮合理收益,2021年、2022年精准按时足额发放耕地地力补贴和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2023年落实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政策9850户、耕地地力补贴政策10896户。充分发挥种粮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集成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带动粮食增产增效,2024年全镇50亩以上种粮大户发展到260余户,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以上,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25%。(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