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城县券桥镇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加强动态监测帮扶,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动力”;深耕技能,用出人才创造“活力”;锚定发展,发挥产业就业带动“实力”,为推进乡村振兴凝聚蓬勃力量。
切实加强动态监测帮扶,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动力”。严格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组织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召开防返贫动态监测系统培训会,建立干部定期摸排制度,及时上户核实农户提出的申报诉求,加强部门数据共享,及时核实上级部门下发的数据情况,对符合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及时按程序识别纳入,明确由所在村责任组长和第一书记作为帮扶责任人,实施重点帮扶,确保帮扶到位,收入持续稳定。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真正实现“一户不返贫、无人新致贫”的目标。2021年识别纳入监测对象49户155人,消除风险47户124人;争取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项目3个衔接总资金1100余万元。2022年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户8户27人,消除风险5户11人,实施帮扶项目3个,帮扶资金510万元。2023年全镇新纳入监测户15户59人,消除风险监测户22户75人,实施帮扶项目5个,帮扶资金1100余万元。2024年上半年新纳入监测户2户6人,消除风险监测户5户9人,实施帮扶项目6个,帮扶资金400余万元。
深耕技能,用出人才创造“活力”。创新实施“四雁”工程,发挥“头雁、归雁、鸿雁、雁阵”的人才效应,培养了一批懂政策、善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土专家”“田秀才”。组织26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县委党校参加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举办的全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视频培训班;参加由省委组织部举办的全省乡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专题视频培训班。注重把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特别要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识、懂得经营管理的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致富能人、新乡贤以及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党员纳入视野,重点加以培养。不断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有效促进人才回归、项目回移、资本回流、技术回归。此外,大力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对有意愿参加技能培训的人员做好台账登记,结合群众文化背景、专业特长、培训意愿及就业需求,分类建立台账,科学精准开展多样化技能培训,形成“技能培训一人,带动致富全家”的火热氛围,先后举办了养老护理员、保育员、缝纫工、苗木花卉等培训班,培训400余人,同时举办缝纫工专业技能、森林抚育工等技能考核,200余人领到专业合格证书。
发挥产业就业带动“实力”,为推进乡村振兴凝聚蓬勃力量。立足农业乡镇实际,主动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确立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三间房、券桥等村的蔬菜大棚,冯洼、闻老庄等村的食用菌,券新、好庄、马岗等村的林果采摘,十二里河等村的苗木花卉发展成效明显。探索公司绑合作社,合作社绑农户,党员干部、“四代表一委员”绑农户,数字平台绑农户等联农带农机制千方百计促农增收。把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列入工业立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促其做深、做大、做强,河南环福大豆食品有限公司、兆民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立券桥镇电商直播产业园,探索“电商直播+农业特色产业+工业产品”发展新模式,使优质农产品、工业品搭上“数字快车”,让“好收成”变成“好收入”。把就业作为最大民生,以市县乡村四级就业体系建设为抓手,让广大群众就近享受“全链条”“零距离”的就业服务,全镇26个行政村221个村民组12868户47691人,有劳动力28756人,富裕劳动力20452人;实现劳动力转移15639人,其中省内转移10652人,省外输出4971,境外就业16人;从事第一产业1158人,第二产业6528人,第三产业7953人。(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