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方城县券桥镇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接续推进脱贫群众增收致富和乡村全面振兴,让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红火。
健全防贫监测帮扶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决落实中央“四个不摘”的要求,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严格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压紧压实防止返贫工作责任,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加强农村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患者监测预警,按规定及时落实医疗保障和救助政策,建立干部定期摸排制度,及时上户核实农户提出的申报诉求,加强部门数据共享,及时核实上级部门下发的数据情况,对符合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及时按程序识别纳入,明确由所在村责任组长和第一书记作为帮扶责任人,实施重点帮扶,确保帮扶到位收入有增。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和“一户不返贫、无人新致贫”的目标。2022年识别纳入监测对象8户27人,消除风险5户11人;2023年纳入监测户15户59人,消除风险22户75人。
育强特色产业稳定扩大就业,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该镇立足农业乡镇实际,主动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积极落实“藏粮于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的“四藏战略”,持续推行“田长制”,确保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严禁“非农化”“非粮化”,不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努力推动农业信息化智能化,严格落实惠农惠民政策。同时确立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券桥等村的蔬菜大棚,冯洼等村的食用菌,马岗等村的林果采摘,十二里河等村的苗木花卉发展成效突出。探索公司绑合作社,合作社绑农户等联农带农机制千方百计促农增收。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就业优先战略,按照“规范建设、全面提升、资源共享、智慧融合、服务均等”的基本思路,重点推进村级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人员专业化、数据信息化建设,让广大群众就近享受“全链条”“零距离”的就业服务;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对有意愿参加技能培训的人员结合文化背景、专业特长、培训意愿及就业需求,分类建立台账,科学精准开展多样化技能培训,形成“技能培训一人,带动致富全家”的火热氛围,先后举办了养老护理员等培训班8期,培训400余人,举办技能考核,200余人领到专业合格证书,市县乡村四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和“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就业质量,全镇26个行政村221个村民组12868户47691人,有劳动力28756人,富裕劳动力20452人;实现劳动力转移15639人,其中省内转移10652人,省外输出4971,境外就业16人;从事第一产业1158人,第二产业6528人,第三产业7953人。
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该镇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推进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农村改厕,完善农民参与和长效管护机制。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完善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分类梯次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排查和源头治理。协同推进农村有机生活垃圾、粪污、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利用。累计改厕1054户,其中三格式736户,水冲式316户。建成投运镇污水处理厂和3个村级污水处理站。建成投运3个垃圾中转站,全镇共有垃圾箱236个、垃圾桶8132个、大型垃圾运输车辆6辆、小型垃圾清运车辆159台、洒水车1台、环卫工159名,形成了垃圾日产日清的长效机制。(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西峡县五里桥镇:金色晚年,爱伴夕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