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全力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 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关注南阳网
方城县券桥镇:全力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 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作者:  王炳中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一直以来,方城县券桥镇坚决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紧紧围绕“稳面积、提单产、稳效能”目标,千方百计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狠抓关键技术措施落实,深挖科技潜力,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小麦、玉米等粮食种植面积、单产、总产不断得到新提升,全县、全市粮食生产先进乡镇牌子越“擦”越“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层基础不断夯实。


  精心打造谋篇布局,组织推动“有力度”。坚持党政同责、树牢底线思维,建立一套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牵头、各村各部门配合的责任共担制度。把粮食安全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点工作日程,以清单化、任务化分解推进粮食安全工作,并将粮食种植任务具体到村、到户、到地块,落实种植责任,打牢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基础。持续推行“田长制”,在市一级网格和县二级网格之下,设镇三级网格,村级四级网格,共设“田长”148名,其中镇级总田长1名、副总田长1名,田长12名;村级总田长26名,田长108名,另有网格员244名,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网格化、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监管格局,确保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高质高效建设有力,引领增产“有强度”。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为重点,按照“旱能灌、涝能排、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要求,科学制定规划、积极统筹协调、精准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2021年完善提升1.5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022年协调完成了1.4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2023年投入新打灌溉机电井36眼,2024年持续实施高标准粮田项目建设,,涉及券桥镇潘河以西所有村庄,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耕地高效利用、科学管理及保障农民增收等目的。建立完善“一长两员”制度,每眼机电井设立井长1名、管护员若干名、维修员2-4名,井长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管护员由村干部兼任或公益岗予以安排,镇政府负责农田水利设施维修,通过建立长效机制解决农综开发机电井后期维护不到位问题。


  关键技术全面落实,服务指导“有温度”。实施装备提升工程,持续推进“智慧农业”,打造数字农田提质量。稳步推进农业机械大型化、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大型农机机械化作业在90%以上,智能化农机作业在60%以上,耕作、播种、管理、收割等智能化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应用。扶持引导物联网、水肥一体化、自动滴灌等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高效利用,推动农业种植向现代化、智能化发展,从“会”种粮,到“慧”种粮,让农业种植更精准、更便捷、更高效。积极推广植保无人机喷药飞防措施,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自防自治,并示范带动群众科学防治,确保实现统防统治全覆盖。加强与农业科技公司合作,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通过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收购、专用加工,发展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带动全镇优质粮食作物的发展。立足全镇粮食收获、储存实际,充分发挥县金谷粮油购销有限公司券桥站点国有粮食收储主渠道作用,做好收购、储存、加工、批发、零售、兑换等工作,推动粮食产业链条从“田间”延伸到“车间”,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溢价能力。


  惠农政策强力扶持,精准发力“有高度”。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核定实小麦种植面积,按时精准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积极推广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扩大粮食生产保险覆盖率,有效稳定了农民种粮收益预期。2021年、2022年精准按时足额发放耕地地力补贴和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2023年上半年落实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政策9850户、耕地地力补贴政策10896户。惠农政策的落实落细,有力地促进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与粮农种粮积极性,推进粮食集约化、规模化种植,提高种粮效益,巩固和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确保粮食安全。(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