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阳网讯 (通讯员 张俊义)总面积530平方的行政审批中心、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成投用、高效便民,形成集信访接待、便民服务、文化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建立农村垃圾收集清运新模式,乡村面貌得到整体改善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9.8亿,同比增长11.6%,财政收入首次突破8000万元,同比增长35%;坚持“四位一体”抓推进,招引项目9个,引资11.8亿元,增长25%......一组组数据,展现了镇平县遮山镇党建引领下高质量发展的新成绩。
镇平县遮山镇紧紧围绕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注重超前谋划,聚焦“组织建设、产业发展、生态宜居、文明风尚、基层治理”等着力点,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治理新模式,不断深化党建引领成果,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狠抓组织基础,激活乡村发展动能。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遮山镇着力夯实干部队伍支撑,结合村级班子建设现状,及时调整村干部队伍,从退伍军人、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中调整优化能力强、学历高的村干部9名,储备后备干部85名。积极引导党员在乡村建设中当先锋、勇担当、善作为,持续推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融共促,有17名党员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有力带动了全村群众致富奔小康。
狠抓项目建设,全力拼经济抢发展。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从主要班子成员做起,对镇各产业和项目专班分配招商引资任务,力求以项目数量大突破、项目服务大提速,促进镇域经济大发展,共引进精密光电、钻机顶部驱动等亿元项目5个;同时围绕“高端制造协同区、物流仓储集聚区”发展定位,做强静脉产业和仓储物流,实现锂电池、废旧轮胎和铜铝材料回收再制造等循环经济项目落地开工,形成完备的静脉产业链群;万德隆配送中心一期项目已建成投用,二期下半年建成,永基智慧钢铁物园三季度部分投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采取组团包联机制,解决单一包联力量不足突出问题,确保企业需要时有人帮,让企业把精力全部放在经营上;继续推进手续立项与土地征收同步,规划设计与管线迁移同步等措施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对企业按亩均产值、税收、用工实施分类管理,一类企业重点扶持,二类企业帮助成长,三类企业限期转产调整,四类企业依法重整盘活,铁腕腾笼换鸟,转换低质低效项目,全面激活各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狠抓产业提质,筑牢发展振兴根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沿潦河各村发展大棚蔬菜、水果采摘等生态农业,在宛平快速通道沿线的王沟村、陈沟村继续扩大贡菊和观赏菊种植体量;做好孔营红心鸭蛋和白沟红薯“土特产”文章,通过村社一体合作社推进产业规模化、品牌化,促进产业增效、群众增收;全镇植烟3401亩,比去年净增1100亩,创历史新高,并且实现了17个村全覆盖,进一步奠定了农户和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基石,全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额有望突破350万元,村均20万元,让各村做事更有活力、成事更有能力、干事更有动力。
狠抓生态提效,厚植发展振兴成色。围绕“文旅康养休闲区”发展定位,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重点落实全域禁烧措施,大力推进秸秆清运还田,强化各类扬尘管控,对水污染、气味污染、粉尘污染项目坚决取缔;设立人居环境改善基金,用于补贴村庄排前路改造,通过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力争三年内彻底改善全镇村庄路网状况;分区域打造三条美丽乡村示范环线、三个示范村,以点带面、串点成线,带动整体创建水平提升;加快推进遮山康养中心项目建设和白沟旅游示范村创建,提升鳌圆寺、七彩沟等景点接待能力,争取野生动物园、潦河水上乐园、越野中国等文旅项目尽快落地;实施镇区改造提升工程,高标准建设农贸市场,加强集镇环境卫生管护,提升镇区集聚能力和整体形象。
编辑:网信镇平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