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云阳镇党委、政府始终致力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着力完善三项机制、紧盯四个重点、深化“五治”融合,探索“345”工作法,让矛盾纠纷从“有结”变“有解”。
一、完善三项机制,夯实矛盾化解根基
一是源头预防机制。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以司法调解和专业调解为纽带,充分发挥“党建+网格”特色品牌作用,通过“9+X”综治平台,微网格员发现纠纷,及时上报、及时解决,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有序维权。二是衔接联动机制。坚持矛盾纠纷双推送衔接联动工作机制,把更多资源和力量放在突出矛盾问题的预防和化解上。建立平安办、法庭、司法所、派出所、信访办“五方联动”机制,实现力量聚合、功能融合。创新“听查研调访”五步解纷模式,即“听诉求、查实情、研方案、调纠纷、访成效”,让群众纠纷能现场解决或调处的立即办结,不能现场解决或调处的拿出处理意见、限时办结。三是包保责任机制。对于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建立台账,由包村镇干、村组干部、网格员分包到人,及时关注动态,积极协调化解,严防“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二、 紧盯四个重点,建好矛盾排查台账
云阳镇党委、政府根据辖区内的实际情况,紧盯“四个重点”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一是重点问题摸排,利用村组干部、网格员对辖区内较为突出的婚恋纠纷、邻里纠纷、借贷纠纷、合同纠纷、项目建设纠纷等由村两委对相应问题进行重点梳理排查登记;二是重点人员摸排,对辖区各类重点人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做到“常态管+动态查”相结合,常态化管控重点人员,对辖区内的刑满释放人员、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群体,做到定期走访教育关注,动态化排查,及时发现介入引导;三是重点区域排查,重点排查企业项目工地、出租房、宾馆酒店、大型商超等场所,针对人员集中区域及容易发生冲突矛盾的场所,结合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及时研判化解。四是重大节点排查,对重大节日、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期间的重点问题、重点人员、重点区域多部门联合开展集中排查,确保不出事。
三、 深化“五治”融合,做细矛盾纠纷化解
云阳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矛盾纠纷化解为导向,以建设平安云阳为目的,深化“五治”融合,进一步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切实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毫米”。一是以“自治”为基础。将“村规民约”的制定实施作为引导村级开展自治的重要抓手,召集村“两委”、党员及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结合实际制定个性化、具体化村规民约,通过微信群、抖音、村级大喇叭等渠道进行宣传,自村规民约实施以来,村民以往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陋习得到改善,矛盾纠纷案件率大大降低。二是以“德治”为支撑。从“共建共治共享”高度出发,开展“好公婆”“好媳妇”等“星级文明户”评选表彰活动,并将优秀典型事迹在镇、村进行宣传公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全镇崇德尚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三是以“法治”为保障。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实现“一村一明白人”,切实方便群众进行法律咨询,必要时引导群众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四是以“群治”为枢纽。发挥“五老”群体优势,助推矛盾化解。充分发挥“五老”人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利用他们贴近老百姓的身份优势,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信访隐患,推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五是以“智治”为引擎。以维护镇域平安稳定为出发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打造镇视频监控中心,设监控点106个,覆盖主干街道和各村(社区),织密辖区内“小天网”,既满足了群众看家护院的需求,又满足了平安建设的需要,夯实了乡村群防群治安防体系。2024年以来共排查六类矛盾纠纷340起,其中情感纠纷15起,家庭纠纷70起,邻里纠纷146起,债务纠纷100起,物业纠纷9起,化解率达到96%以上。
下一步云阳镇将持续开展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筑牢安全防线。(刘鑫)
编辑:南召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