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4日大桥乡通过12345平台接到县级派发的热线工单。南王村的村民王先生反映,他是建档立卡家庭,因妹妹学校需要开具相关证明,希望政府可以帮助解决。接到群众诉求后立即派专人与群众对接,最后在工作人员努力下解决问题。
反映人民意愿。自从12345热线开通以来,许多群众通过该渠道合理反映诉求,寻求帮助,大桥乡仅一季度接到诉求118件,其中民生实事56件,民生实事满意度达100%。但对于基层人民来说,人民意愿通过网络平台反映的仅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是通过前往村委会与乡、村干部反映,结合实际情况,大桥乡每周召开联席会议,邀请村干部一起参加,在会议上各村干部反馈自己一周内收到的合理诉求,涉及哪几个方面,村内可以解决的有哪些,需要乡里协调处理的有哪些,方便各个部门在本周工作中“对症下药”。对于反馈的问题,各村包村领导、村干部进行各自对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打无准备之仗,给主要领导及时反馈当下人民最真切的意愿是什么,及时做好调研准备工作,结合本乡实际情况,做到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利于民。
保障人民权益。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心上事”当成履职的“上心事”,以实实在在惠民生、暖民心的为民举措,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大桥乡属于内乡的“南大门”,城区的“菜篮子”、“果篮子”,大多青壮年投入各村丰富多彩的产业中,柑橘、草莓、葡萄、猕猴桃等水果,生菜、白菜、红薯等农产品销往城区内,但仍有部分年龄较大群众因身体原因无法进行运输,只能在街道附近摆摊售卖。贩夫走卒由来已久,非常常见,但对于这一群“长者”难免有些艰难,大桥乡政府在注意到这一情况后,积极与城区各大超市和大桥乡街上几家大型商超进行对接,对各村年龄较大的群众家的蔬菜进行统一收购上货,同时安排专人对街道附近摆摊进行安全教育,在大桥乡街上设置专门安全摆摊区,保障民生。切实做到把人民至上贯穿工作的全过程。
增进人民福祉。做为基层干部,要善解无解之解,敢做无问之答,勇闯无路之路。落实到各村乡村振兴过程中就是如何带领群众致富,从而增进民生福祉。大桥乡各村就很好的落实了此要义,不论是大周的猕猴桃、磙子岗的草莓、郑营的蔬菜、谢营的葡萄、杨沟的柑橘,还是肉牛、双创产业园等都切实为大桥人民增加收入,带动就业,增强人民的幸福感、满意度,同时操真心、负全责、尽全力、干满点、争一流的口号一直在每一位基层干部的脑海中。同时,大桥乡积极协优秀项目,学习先进经验,预计发展金蝉、养老服务中心、牛奶圣女果、蒲公英等产业,多条腿走路的同时,保证项目的可行性,为增进人民福祉锐意进取,敢于斗争,愿意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烫手山芋。
对待群众利益必须做到寸“利”不让,大桥乡将继续当好守护万家灯火,坚守群众利益的“知心人”,越是任重道远,越是滚石上山,越是要把步子迈实。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通讯员 江浩永)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