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方城县券桥镇创新开展乡村振兴“数字化行动”,积极布局数智领航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赛道,着力做好产业、人才、销售、服务“四篇文章”,加快推动农产品和农副加工产品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
做好“特色产业”文章,解决“好产品从哪来”问题。券桥是一个农业乡镇,土地肥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素有“方城粮仓”之美誉。该镇立足农业大镇实际,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确立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突出粮食安全基础地位,不断拓展农业产业发展链条,推动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落户、发展,通过努力,全镇初步形成了“一纵一横一中心”果蔬和艾草产业带,三间房、券桥等村的蔬菜大棚,冯洼、闻老庄等村的食用菌,券新、好庄、马岗等村的林果采摘,十二里河等村的苗木花卉等,都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按照产业区域化、区域特色化、特色规模化的发展模式,结合全镇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以乡村振兴综合片区为核心,辐射辖区内各行各业,建成镇区南部工业园、镇区蔬菜大棚及农产品深加工园、镇电商产业园、十二里河关帝庙食品中草药加工园、土山村崔庄红色教育园等5个乡村振兴产业园,实现有规模、有亮点、有效益。
做好“人才培养”文章,解决“电商人才缺口”问题。券桥镇以实施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为契机,坚持人才引领驱动,下足电商人才“选、育、用”绣花功夫,赋能企业电商直播,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云动力”。注重“选”字,在吸纳发展上“墩好苗”,紧跟“网红经济”和电子商务融合创新发展潮流,以培育一支能带动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农村电商骨干人才队伍为目标,采取以才聚才、平台聚才等多种方式,坚持严把标准、规范程序、动态管理,将选拔出来的20余名电商人才纳入人才库,建立个人档案,定期开展考核,持续夯实电商人才基础。落实“育”字,在能力提升上“施好肥”,采取“教、学、练、做”四位一体培养模式,邀请专家教师通过“线上、线下”开展专题授课、现场教学19场次,培训返乡创业青年、退役军人等500余人。突出“用”字,在作用发挥上“助好力”。尽其才,才尽其用,把探索电商直播+特色产业发展新模式与万人助万企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与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深化“一村一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种网络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农村电商行业发展知识普及工作,依托抖音平台常态化开展电商直播活动,开设直播基地,结合自身定位、产业优势,逐步打造特色电商品牌,推动“互联网+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直播团队由1个发展为6个。
做好“销售渠道”文章,解决“怎么卖出好价钱”问题。该镇坚持“政府搭台、市场运作、自主发展”原则,努力探索“电商直播+农业特色产业+工业产品”发展新模式,帮助群众把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带货变成“新农活”,使优质农产品、工业品搭上“数字快车”,让“好收成”变成“好收入”,让电商产业成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积极开展院、地合作。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注重实效、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与河南工院合作建立了河南工院电商直播实践基地,强化人才培育合作,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强化电商科研合作,推动南阳电商直播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工院党委经济贸易学院党支部与镇机关、相关村党支部争创“五星”支部共建活动,推动乡村组织振兴;通过直播带货,找出爆款产品,利用抖音、快手等直播软件,借助抖音直播平台,通过短视频的形式,采取网上直播营销模式,努力为滞销工业及农副产品打开销路,让生产的产品变成畅销品,让种植的农作物变成农产品。同时组织发发哥团队、良淘平台、乐淘甄选、鸿德严选直播带货,日成交额200万元。
做好“服务保障”文章,解决“怎么运行好”问题。券桥镇党委、政府积积极主动与深圳北创实业有限公司、南阳发发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南阳市乐迪建设有限公司等合作,努力打造电商小镇。以“互联网+”战略为引领,引导网商走品牌化、质量化的路子,加快电子商务提档升级,开启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推进,产、镇、文、旅、智“五位一体”的转型探索,实现“形态小而美,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机制新而活”的券桥模式,全力打造现代化开放型特色小镇,全省电商特色小镇样板。(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