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南召县云阳镇老城南1公里处,有一座山名曰雉衡山,相传汉光武帝刘秀为避王莽追兵,夜宿至此,半夜听见有鹿鸣之声,慌忙起身避开了莽兵追击,故得名鹿鸣山。山顶祖师庙等古建筑错落有致,群山环抱古迹星罗棋布,素有“鹿鸣耸翠”之美誉,现已成为人们登山郊游的理想场所,景区规模初步形成。鹿鸣山村就位于该景区内,全村总面积9平方公里,14个自然村,下辖丁家庄组、白栗坪组、瓦房庄组、槐树庄组、柳树沟组、刘家庄组、杨家庄组等7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292户976人,主要产业以苗木、花卉种植、家禽猪、羊养殖以及文旅为主。
2022年11月,按照南召县委组织部统一部署,南召县委党校结对帮扶云阳镇鹿鸣山村。县委党校领导班子按照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三条“硬杠杠”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朱延基同志任驻村第一书记。一年多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县委党校和云阳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鹿鸣山村紧紧围绕监测帮扶、群众增收、村部建设、乡村治理、政策落实等方面,紧锣密鼓、一丝不苟地开展各项工作。驻村第一书记团结带领村“两委”干部,当好群众的“暖心秘书”,用好帮扶政策,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提高鹿鸣山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村级阵地建设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直接关乎着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驻村伊始,鹿鸣山村的村部仅有四间铁皮房和一个篱笆院子。院内三三两两地种了几棵植物。沙土地一遇雨雪天气则泥泞不堪无处下脚。办公设施陈旧,条件简陋,日常办公诸多不便,难以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鹿鸣山村老村部)
面对此种情况,驻村第一书记朱延基同志积极向党校领导汇报,反映当下的困境,常务副校长臧建国同志和副校长马靖宇同志听了之后极为忧心,立即带队前往实地调研,并就办公场所改建的相关事宜同村组干部达成一致,表示要尽最大努力来支持鹿鸣山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建设。最终通过积极争取和在云阳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协调移民项目资金80余万元,支持鹿鸣山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
2023年5月25日,鹿鸣山村新党群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建主楼一栋,上下两层共十二间房子,透水地坪220平方,又在右侧建厢房5间,用于出租以此来增加村集体收入。建设期间臧校长数次到工地探望,对鹿鸣山的新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
与此同时,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无力配备更多的办公设施这一难题,学校再次对鹿鸣山村进行捐赠,于4月27日捐赠柜式空调1台、电脑1台、桌子23张、椅子46张、书柜6个、净水器1台,解决了实际困难、保障了村部运行。鹿鸣山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交付使用,为全体党员、村组干部、村民群众开展学习、工作、议事以及其他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更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一年多的驻村帮扶工作中,驻村第一书记朱延基同志认真调研,积极协调,“硬件”、“软件”一起抓,配齐集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应急物资储备库、文明实践站等为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并充分利用走廊、村室墙壁等空间打造全新的党建阵地。确保基层阵地的庄重、美观、整洁营造浓厚的党建“红色”氛围。
鹿鸣山村支部书记激动地表示,“感谢县委党校的全力帮扶,鹿鸣山村党群服务中心的落成和投入使用,将使党组织和村民走得更近、融得更紧。”“现在的党员活动室,宽敞明亮,桌椅齐全,坐下再也不像以前那么人挤人了,大伙每次参加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也都提高了。”鹿鸣山村老党员看着焕然一新的党员活动室高兴地说着。新党群服务中心的落成标志着鹿鸣山村在加强基层党建和更好为群众服务方面更上一个台阶。
现如今,举目远眺,鹿鸣山犹如一道屏风,环村而过的鸭河宛若一条玉带,河岸两旁玉兰依依,田园变花园,农区变景区,旧村换新颜,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鹿鸣山里徐徐展开。县委党校驻村工作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扎根基层一线,用心、用力、用情把驻村帮扶工作做细做实,以实际行动践行不负组织不负恩、不负群众不负心、不负韶华不负今的庄重承诺。以更高的起点,更高的标准答好乡村振兴的时代考卷!
撰稿:朱延基
审核:张淑珍
编辑:南召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