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 (通讯员冯新迅 黄琦)5月15日上午,垱子岭小学师生以“公益劳动学知识、社会实践促成长”为主题,举行社会公益劳动实践活动。副校长樊松武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参与公益劳动的意义,阐明了进行社会实践的作用,要求同学们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劳动实践中去,体验劳动的快乐,促使自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随后,樊松武校长带领师生们来到垱子岭社区。在社区里,成排的楼房整洁美观,墙壁上张贴着各种宣传标语,比如:“律己廉为首,立世德为先”、“打造平安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社区文明,从我做起”、“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樊松武向大家解释了这些标语的意思,要求同学们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通过自己的劳动把社区建设得环境更卫生、风气更纯净、言行更文明、产业更发达、经济更富裕、生活更美好,人人都热爱社区,人人都担起责任,每个人都把自己当成社区的主人,社区就会越来越美好,这就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立村之本。
樊松武带领大家来到村部广场边沿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亭前,向大家讲解了垃圾分类的知识,他说,垃圾分类是对垃圾传统收集处置方式的重大变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理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把有用物资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并加以利用,变废为宝,通过分类处理后,既提高垃圾资源的利用水平,又可以减少垃圾处置量。
樊松武指着收集亭不同颜色的铁皮柜门说,蓝色代表可回收物品,红色代表有害垃圾,绿色代表厨余垃圾,黄色代表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品包括废旧玻璃瓶子、杯子、废旧纸张、废金属、废旧纺织物等,是适宜回收和重新利用的资源;有害垃圾包括废旧电池、节能灯、血压计、油漆桶、消毒剂等,大多都包含有毒的化学物质;厨余垃圾包括菜帮菜叶、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果皮壳等,是易腐烂的、富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其他垃圾包括食品袋、创可贴、长骨头、污损塑料袋、橡皮泥、纸尿裤等,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对环境的污染也不严重。
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拿起手中的扫帚、灰斗等工具开始打扫卫生,他们非常细致,一张糖纸、一片落叶、一缕灰尘都不放过,统统清理干净,并按照刚才学到的垃圾分类处理方法在收集亭里进行了分类投放。
望着干净整洁的社区广场,同学们品味着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樊松武说:“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收获很多,懂得了人生的最大快乐,是自己的劳动得到了成果;懂得了自己就是社区的主人,要发扬主人翁精神,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来建设社区,建设家乡,让社区更整洁,让家乡更美好;还懂得了分类处理垃圾,懂得节约资源,回收可利用物品,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型社会做出贡献,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编辑:科教新闻01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