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南阳市委手机党报 南阳网主办
2024年5月15日 星期三 甲辰年四月初八
★天气:今天夜里到明天白天,晴,最低气温14℃,最高气温26℃,相对湿度30%~80%。
◆导读◆
【封面】南阳134个居民楼院燃气管道将更新改造
【时讯】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十大精品案件”“十大优秀案件”
【县市区】七届宛城区委第七轮巡察完成进驻
【乡镇】邓州市刘集镇:生态养殖奏响致富曲
【关注】教育部:严禁以各种方式挤占课间10分钟
【民生】下月起 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将发放高温补贴
【热线】18338309119 63161599
浏览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都晨报,请点击http://epaper.01ny.cn
【封面】
南阳134个居民楼院燃气管道将更新改造
----------
按照省、市关于城镇燃气管道设施“带病运行”专项治理工作的统一部署,近期我市城区内的老旧燃气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及时消除燃气等管道设施的安全风险隐患,提升本质安全筑牢城市安全运行防线,守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底线,共涉及到134个居民楼院,预计施工时间将持续到2024年前10月底。(南阳市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专班)(详见http://985.so/9nk5g)
【时讯】
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十大精品案件”“十大优秀案件”
----------
5月14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全市法院2023年度“十大精品案件”“十大优秀案件”并通报评选工作开展情况,用办理质量高、社会效果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案件为广大法官树立榜样标杆,为群众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指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推动法治南阳建设。(记者张天一)(详见http://985.so/9n9uw)
我市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保护生态资源
----------
5月13日,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联合南召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南召县公安局,在鸭河口水库开展禁渔联合执法行动。行动中,共查处违规垂钓人员53人,暂扣钓具73根、智能遥控打窝小船2只;清理非法钓鱼场5处、水上钓鱼排3个,取缔“三无”渔船1艘,收缴非法网具180米。(记者张玲)
《航拍南阳》第一季拍摄制作完成
----------
大型系列纪录片《航拍南阳》第一季由南阳广播电视台拍摄制作完成,该片是一部以空中视角俯瞰南阳的系列纪录片,也是一次运用全航拍技术展示南阳形象的探索和尝试。通过独特的观察视角和震撼的影像语言,全景式呈现南阳的自然风貌之美、历史人文之美和蓬勃发展之美。(南阳发布)
国家级医学重点实验室现场研究基地落户南阳
----------
5月14日,豫南首家“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场研究基地”揭牌暨王立东教授聘任仪式在南阳医专一附院东院区隆重举行。这不仅是南阳医专一附院东院区在食管癌早诊早治方面的新起点,也是南阳市乃至豫南食管癌防治工作进入全新阶段的标志。(全媒体记者张中科)
南阳医专发布招聘公告
----------
近日,记者获悉,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拟面向社会招聘博士研究生及副高级以上职称工作人员30人,本次招聘人员为事业全供编制。凡符合条件的报考人员可于5月15日9:00至6月14日18:00登录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网站,点击“2024年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网上报名入口”进行报名。招聘咨询:0377—63526328,0377—63526329。(南阳日报)(详见http://985.so/9nkjp)
【县市区】
七届宛城区委第七轮巡察完成进驻
----------
截至5月14日,七届区委第七轮巡察完成进驻。经宛城区委批准,本轮巡察安排5个巡察组,对汉冢乡的汉冢村等8个村党组织、金华镇的郑张营村等16个村党组织、黄台岗镇的西下河村等4个村党组织和区人社局党组、区供销社党组开展常规巡察,同步对区人社局和区供销社开展审计监督,对全区5个街道的53个社区开展城市社区“三资”管理专项巡察。(清风宛城)(详见http://985.so/9nkgn)
邓州小麦预计5月25至28日开始大面积收割
----------
近日,记者获悉,目前邓州市220万亩小麦已进入灌浆期,预计5月25至28日开始大面积收割。作为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该市紧绷粮食安全弦,扛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连年获得国家“超级产粮大县”荣誉称号,2021年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区、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市)三个国家级、省级试点。(邓州头条)
镇平县:“项目为王”赋能高质量发展
----------
今年以来,镇平县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企业服务紧密结合,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同时,全县成立了13个专班,明确了102个省市重点项目的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确保了任务、时限、责任、标准的“四明确”。据统计,今年一季度,该县已成功举办4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涉及71个项目,总投资达276亿元,覆盖了工业、教育、水利、农业、电力、交通、文旅等多个领域。(经济日报)
西峡县奋力打造科创新高地
----------
近年来,西峡县以“创成国家创新型县,打造豫西南科创高地”为目标,优化创新体系建设,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激发市场主体动能,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科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23年,该县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4家,达到52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59家。该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四有”(有研发费用、有研发机构、有研发人员、有产学研合作)覆盖率达到87.76%,较2022年增长59.16个百分点。(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乡镇】
唐河县昝岗乡:推进移风易俗 倡树婚俗新风尚
----------
5月15日,唐河县昝岗乡组织开展以“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为主题的移风易俗文明实践宣传活动。活动中,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们通过发放宣传单及现场讲解的方式,向群众宣传喜事新办、拒绝高价彩礼的重要意义,引导居民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反对铺张浪费、人情攀比,把移风易俗理念传播到群众的心中,形成婚事新办、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通讯员秦钰函)
淅川县老城镇双河村:发展民宿经济 开辟乡村振兴新赛道
----------
在淅川县老城镇双河村,一场细雨过后,村里的民宿风景如画。该村依靠毗邻丹江口水库的“绿水青山”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产业。目前,村里年旅游营业额已突破50万元,村民就近就业40余人,户年均增收3000元。(河南日报农村版)
邓州市刘集镇:生态养殖奏响致富曲
----------
清澈的丹江水从引水渠缓缓流进鱼塘中,鲫鱼悠闲地打闹嬉戏。养殖棚整齐有序排列在池塘边,数千只雏鹅在养殖棚引吭高歌。这是5月13日,记者在邓州市刘集镇余家村鱼鹅生态混养基地看到的一幕。今年以来,刘集镇瞄准产业富民目标,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创新畜禽养殖发展模式,以鸭故事食品有限故事为龙头的“公司+水产养殖合作社+养殖户+市场”的“1+N”畜禽养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鹅鱼共生”的生态养殖,蹚出农民增收致富好“钱景”。(邓州头条)(详见http://985.so/9n9gh)
【关注】
教育部:严禁以各种方式挤占课间10分钟
----------
教育部5月14日发布通知,针对基础教育,清理整治12项不规范办学行为。包括:严禁违反国家规定的学生睡眠时间安排学生作息,或以各种方式挤占学生“课间十分钟”休息。(央视新闻)
【民生】
下月起 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将发放高温补贴
----------
根据河南省人社厅相关规定,6月1日起,符合高温工作条件的劳动者津贴每人每工作日15元,发放时间为4个月(6月、7月、8月、9月)。高温津贴应以法定货币形式发放给劳动者,不得以发放清凉饮料、防暑降温用品等实物或各类证券代替。(大河网)
【辟谣】
谣言:有结石的患者不能吃豆制品
----------
真相:有一种说法广为流传,称豆腐中含有钙和草酸,二者结合会形成草酸钙从而导致结石,因此有结石的患者不能够吃豆腐。但实际上有结石的人是可以吃豆腐的,只是需要注意适量食用。在大豆中,与结石有关的物质主要有嘌呤、草酸和钙。但大豆经过加工形成豆腐、豆浆等豆制品后,其中与结石有关的成分便会发生变化。(互联科学辟谣平台)
【健康】
出汗多可以排毒?
----------
有人认为,出汗多说明新陈代谢快、可以排毒。事实上汗液中占比最多的是水分,高达99%以上,其他成分如氯化钠、乳酸等仅占0.5%~1.0%。只要身体感觉舒适,出汗多少都是正常的。人的出汗量主要受汗腺数量及其发达程度影响,汗腺多且发达的人,就容易出汗,反之出汗就少。(健康网)
【美食】
排骨炖小土豆
----------
主料:排骨800克,小土豆1000克;
辅料:大葱1根,姜1块,八角3颗,桂皮1块,香叶2片,盐、酱油、料酒少许,热水适量;
做法:
1.排骨焯水,小土豆去皮;
2.水开后,放入焯过的排骨和葱姜等调料;
3.水沸腾时加少许料酒蒸发腥气,再倒适量酱油调色;
4.土豆入锅,撒适量盐,盖盖小火慢炖30分钟;
5.出锅前撒少许葱绿段,好看又好吃。
●温馨提示:
★南阳手机报法定工作日每天发送两期(早晚各一期)。更多新闻见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阳网(www.01ny.cn)及南阳网官方微信(微信号:nywbbs)。
★主管单位:南阳日报社
★终审:黄术生
★校审:王鹏
★编辑:马钰春子 周颖 徐璐
★感谢您阅读本期手机报!如果您对本报有任何意见和建议,均可加微信:wangpeng-xjp留言。手机报投稿邮箱:nysjbbjb@163.com。
编辑:马钰春子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手机报5月15日早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