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计工作犹如航海罗盘,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走得正、走得直。今年是我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跨越突破之年,审计机关作为专司经济监督的职能部门,如何护航市委、市政府既定年度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日前,记者专访了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联咏。
陈联咏表示,全市审计机关将深入践行“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总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锚定“争全省先进、创全国经验”奋斗目标,立足经济监督定位,应审尽审,必审必严,在南阳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新征程中展现审计使命担当。
扎实做好经济体检
记者:审计机关如何种好“责任田”,干好“分内事”,扎实做好“经济体检”工作,以高质量审计监督助推南阳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陈联咏:审计监督首先是经济监督,我们始终紧盯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聚力促进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开展特大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优势再造战略落实情况、省“三个一批”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等专项审计,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聚力促进财政政策提质增效。开展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关注县级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情况,着力推动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更加自觉,真正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聚力促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开展私募基金运营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河南农村商业联合银行下属农信社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审计,密切关注信贷资金投放、不良资产处置等情况。
聚力促进有效投资。对“三馆一院”、鸭河快速通道、高铁连接线、溧河综合治理等建设项目的竣工决算和跟踪审计,确保“快优省廉”。
聚力促进兜牢民生底线。开展公立医院改革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销、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持续关注养老保险基金、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市住宅维修资金等管理使用情况,努力把审计监督跟进到民生保障的“最后一公里”。
聚力促进权力规范运行。采取三轮“巡审联动”模式,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
深化审计成果运用
记者:如何创新审计方法和审计模式,构建审计成果运用长效机制,推动审计成果运用更加权威高效顺畅?
陈联咏:我们将敢为人先创新路,大胆探索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高效贯通协同,凝聚合力,打出监督“组合拳”。
持续深化“巡审联动”,推动审计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全面见效。推进“政治体检”与“经济体检”有机结合、“巡”的权威性和“审”的专业性互补共融,破解“巡审力量不足、对象不同、周期不同、步调不一致、协同有盲区”等瓶颈,最大限度整合资源、凝聚合力。
持续深化“审督联动”,推动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全面发力。建立健全“审前协作、联合督办、结果运用”三项机制,全链条完善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
持续深化“审计+N”体系,推动审计监督“整篇文章”全面出彩。加强审计监督与人大、纪检、组织、财政、统计等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强化信息沟通、线索移交、措施配合、成果共享,形成同频共振、相互支撑、衔接顺畅、配合高效的大监督工作格局。
打造忠诚审计铁军
记者:请问在为国家打造“免疫系统”的过程中,审计机关如何加强自身建设?
陈联咏:打铁先需自身硬,我们将强化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情怀,塑造职业精神,提高专业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
全市审计机关将深化“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躬身践行“二十四字”干部行为准则,倡树十种新风正气,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高标准开展“成效提升三年行动”,牢固树立“有问题没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是渎职”的意识,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
同时,时刻绷紧廉政建设“自律弦”,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审,紧盯审计权力运行全流程各环节,使党和人民赋予的审计权力始终恪守法律边界、在阳光下运行,切实做到“技高一筹”“纪严一等”,擦亮“国家审计”金字招牌。
全媒体记者 / 陈琼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卧龙区:特色产业“多点开花”奏响富民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