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话龙,话说御龙精神传万代

关注南阳网
龙年话龙,话说御龙精神传万代
作者:  刘世良

  前段时间的一个晚上,无意间刷到一个小视频,一句生动的现场问答画面,让我想了许久。十二生肖里面那一个动物没有心脏?很快,这“一鼠、二牛、三虎、四兔、五龙、六蛇、七马、八羊、九猴、十鸡、十一狗、十二猪猪,”在我脑海里过了一边,唯有龙是中华民族想象中的一面信奉旗帜。它在我们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是一种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的精神力量所在。

  

1.jpg

  

  今年是龙年,有关龙的传说故事有很多。上小学时,在课本上就学习过叶公好龙、画龙点睛等成语故事,唯有卧龙岗的来历传说还有所记忆。从前,有一个小娃儿和一个农家小娃儿是同岁,两人还是形影不离的好伙伴,农家小娃儿跟着小娃儿学到了不少知识。他老娘也身为惊奇,就让农家小娃儿偷偷跟小娃儿,看看他家住哪?有可能是达官贵人家的娃儿。

  

2.jpg

  

  农家小娃儿在老娘的授意下,跟踪小娃儿两次也没找到他的家。后来,他用针穿一根线别在小娃发髻上,结果,在一颗刺角芽的花骨朵上找到了针。小娃儿看农家小娃儿学有所成,就和农家小娃儿一起,用葛八草编一个龙让其坐上,一下子就飞到南阳城西南的土岗上。后来,因有龙俯卧于土岗上,从此土岗就叫卧龙岗了,农家小娃儿也成了谋略家。

  

3.jpg

  

  二月二龙抬头,预示着从这天开始,天气也变暖了,雨水也多了,打雷也逐渐多了。二月初二,这一天男女老少为图个吉利,都去理发店“剃龙头”,借助龙抬头这个日子理发,寓意辞旧迎新、鸿运当头。这些传说既是幸运与成功的标志,又是传统文化的内涵所在。

  

4.jpg

  

  龙在华夏儿女的心中,充满着神奇而伟大的梦想力量,我们对龙的传承精神却是又敬又怕,又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就是中国龙。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先人们有着及其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许多关于龙的传说故事。把各种动物的形象聚于龙的一身,经过民间的加工和文人的润色后,更加令人神往了,成为了我们汉民族最古老的图腾标记。

  

5.jpg

  

  祭拜始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4月19日上午,我们5点就从社旗出发,怀着一颗敬龙、爱龙的崇拜之心来到祖地,鲁山县昭平湖“中华刘姓始祖苑”,参加甲辰年祭拜始祖累公仪式。

  

  一脉相承的御龙文化底蕴,让我们全国各地的刘氏宗亲冒雨齐集祖地,朝拜得姓始祖刘累公。在祖苑管理部门的精心安排下,各位宗长依次向始祖累公敬献祭品、上香焚纸、集体鞠躬等传统礼仪,为我们敬仰的始祖献上一份爱心。

  

  小时候,听村里的十二爷讲过始祖的故事,累公生下来两个手心里,分别就有一个刘字和累字,家人对这奇特的胎记感到奇怪。这也许是上天的恩赐或预兆,预示孩子长大后有出息。便给孩子起名叫做刘累。长大后的刘累天资聪明、有勇有谋,再加上有着特殊纹饰胎记,很快就当上了部落的小领导。

  

  后来,刘累跟着一个会驯龙的拳龙氏学习本领,开始学习养龙驯龙,哪龙可不是一般人能征服得了的。刘累也不是那等闲之辈,一手拿着绳子,一手拿着棍子,在大江大河里你追我赶,给龙撵得招架不住,他还骑到龙的身上,弄的水花四下飞溅,龙也被他驯得服服帖帖,很快就学会了驯龙本领。

  

  再后来,刘累又被弄到宫中给皇帝养龙,他起早贪黑把每条龙喂得膘满肥胖、强壮有力,皇帝对他喂龙这个活儿,也十分满意。于是,就给刘累封了官,他在皇宫里也当上了“驯龙官”,并赏给他“御龙氏”的这个姓氏,御龙精神就这样慢慢的传承下来了。

  

  始祖累公的史料记载,已有4200年的历史,可以在《史记》和《左传》古籍书中找到出处。夏朝时期,累公是养龙出身,因为种种原因,才千里迢迢的来到鲁山昭平台隐姓埋名,累公的子孙后代就以刘累的名字为姓氏。几千年来,刘氏后裔枝繁叶茂遍布大江南北,我们不仅是龙的传人,还是驯龙人的传人。

  

  深厚的龙文化和御龙精神,让我们无谓风雨砥砺前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建功立业。中华龙文化流传数千年,每一个龙腾虎跃的故事背后,都凝聚着我们时代的凝炼、传承和升华。龙的传人,就要把这一御龙精神弘扬光大。(作者 刘世良)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