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以节兴城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关注南阳网
河南南阳:以节兴城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作者:  陈琼

  节会,具有整合社会资源、拉动经济发展、传承地方文化、带动大众群体参与的功能,是城市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


  南阳历史悠久,文化与旅游资源丰厚,打造节会品牌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我市把节会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举措之一,重抓重推、成效显著,探索出了一条发展节会经济的好路子。如何持续做大做强做活节会品牌,推动南阳文旅文创产业出圈出彩,打响南阳“三顾之地”金名片?近日,记者进行了深入探访。


  节会效应持续释放


  时下,漫步在南阳大街小巷、公园游园,一株株月季含苞待放,点缀在城区各个角落,装扮融入南阳人的生活当中,成为月季花城春天里一个不可或缺的生动符号。


  月季是南阳一张亮丽名片。自1999年以来,南阳已成功举办13届月季花会和两个世界级月季盛会。2023年5月南阳又成功获得2028年第21届世界月季大会举办权和世界月季博览会永久举办地。我市通过连续举办月季花会,助推月季产业快速发展。月季花会打开了一扇南阳与世界对话、谋共同发展的窗口,递出了一张让南阳走向世界、把世界请进南阳的名片。


  除此之外,张仲景医药文化节、玉雕品牌节会、诸葛亮文化节等节会有力带动了相关产业及文化旅游发展,助力招大引强,南阳在全省、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


  培植了区域经济新增长点。现有节会均从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入手发展壮大区域经济优势,为区域产业发展赢得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源。每届玉雕节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宝玉石界、收藏界、文化界的专家、学者、玉雕大师、客商等数千人参会,玉雕产品展销会成交额数十亿元,举办的研讨会、奖评会对挖掘弘扬玉文化、提高南阳玉雕业界地位具有重要影响。


  加快了对外开放步伐。每一次盛会的举办,既是大脑智慧的碰撞,又是信息资源的交流,更是新思想、新观念、新成果的集中展示,为现代知识、信息、技术的跨区域、跨行业、跨国界交流提供了机会。月季节会将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步推进,“诸葛英才计划”人才政策推介、企业与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合作签约、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签约等,开创了院校政企联动融合、创新共赢的新局面。


  扩大了城市影响力。南阳节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逐渐形成品牌,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增添了“动力”,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了城市软实力,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通过举办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仲景论坛,着力打造国际级中医药行业盛会,使南阳中医药的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扩大。诸葛亮文化节会则依托诸葛亮忠诚楷模、勤政榜样、廉洁典范、智慧化身,叫响了“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文旅品牌。


  节会经济方兴未艾


  节会赋能文旅发展,将节会与旅游融于一体,通过节会活动的集聚效应和旅游消费的关联效应,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我市现有节会内生活力明显,赋能文旅发展潜力巨大,不仅增加了客流量、提升了知名度,还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容和形式,逐渐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文化节会旅游”经济产业链。


  以“花”促“旅”。借助于月季节会,我市以“花”为媒,“引客入宛”,每年花开时节,世界各地的花卉爱好者以及中国月季城市代表齐聚南阳,南阳世界月季大观园等景区游人比肩接踵。月季不仅扮美环境,也丰富了南阳的城市内涵。以“月季”为创意主题的玉雕、烙画、刺绣、陶瓷等工艺美术品、以“南阳月季”为主题的多款文创产品、“南阳月季花饼”食品、新春民俗游园等文化娱乐活动进入寻常百姓生活。


  文旅康养融合。围绕中医药产业,我市紧盯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健康养生之都建设,将文旅康养融合发展作为全市“十大行动”之一,推动南阳文化旅游品质全面提档升级。积极参与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南阳仲景文化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壮大玉文化产业。围绕“玉”字做文章,不断丰富“玉文化”内涵,我市兴建了玉石智谷等10多个专业化、规模化玉雕市场,强力推进玉雕产业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了一批业内闻名的领军企业及宛派玉雕精品,全市玉雕从业者达30余万人,年产值超过300亿元,使南阳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全球最大的玉产品加工生产销售集散地。


  卧龙岗文化园复建。2019年的卧龙岗复岗工程,以汉文化、三国文化、诸葛文化为中心,系统还原卧龙岗“曲折回旋、势如卧龙”的走势,保护展示卧龙岗文物,使人们体会到南阳历史文化的厚重。


  眼下,随着文旅资源的深入挖掘、文旅产品的丰富供给,我市节会经济逐渐呈现出独特性、参与性、鲜明性等特征,成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节会品牌借势突围


  南阳节会或根植南阳特色文化,或聚焦特色产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效能发挥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由于主题、背书、产业基础、办会经验等不同,节会的发展并不平衡,对文旅产业的综合拉动作用也参差不齐,在“食住行游购娱”闭合消费产业链上的建设也不尽一致。南阳节会年年办,如何求新出彩、实现新突破?


  南阳资源类型多样、文化符号明显、形象特点突出,深耕南阳文化内涵,持续输出城市符号,是节会提升南阳旅游城市形象的必然选择。


  “要将固态的南阳元素与节会凝聚、盛大、生动的属性相融合,培育节会源头IP为基础的节会文化形式。”市文广旅局局长任永亮说,要把南阳文化元素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中专业化的文化产品,在节会实施过程中通过多媒体传播、科技体验、人文环境打造等方式推向市场。注重培育“节会”+“旅游”“民宿”“音乐”“热点”等新业态,结合城市IP,突出地域特色、独家优势、个性特征,聚焦重点,找准突破点,瞄准发力点,因材施艺,精心打造出全国独具特色、独一无二的品牌节会。


  节会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变,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节会动能。


  南阳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王铁红建议,体制机制上要创新,完善节会和活动的统筹协调机制,调动各界团队和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节会活动由政府主办向市场运作转变。同时要紧盯大众消费需求,结合现代科技、文化、新媒体、数字化等技术手段,创新内容形式,丰富内涵,集合“沉浸式体验”对节会不断优化提升,做到“岁岁年年节不同”。


  良好的文旅消费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


  南阳师院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敦庆认为,一要加强软硬件建设,尽快建设现代化专业会展中心,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景区品质,提升服务质量、服务形象、服务内涵。二要保护创作者、投资者及参与者的权益,并为参与者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体验。适当降低合规成本,吸引高端创作人才、节会运营人才等优质资源。三要开放包容,有效监管,高效作为,建设出有沉淀、有温度的办节环境和文旅消费环境。(全媒体记者陈琼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