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最美四月天,春花烂漫绽新颜,走进方城县券桥镇,春风轻拂,万物鼎新。一片片农田绿意渐浓,一个个现代农业基地欣欣向荣,一排排农家院落宽敞明亮,一张张笑脸灿烂明媚……村美、民富、产业兴的美好愿景,如同一颗颗“希望种子”,悄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方城县券桥镇是一个农业乡镇,土地肥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素有“方城粮仓”之美誉。作为农业乡镇,2023年以来,券桥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产业兴旺星、生态宜居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支部过硬星“五星”村党支部创建为抓手,扎实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各项重点工作,“三农”发展多头并进,乡村振兴动能强劲。
筑牢“压舱石” 打好厚积薄发的产业基础。主动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积极落实“藏粮于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的“四藏战略”,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持续推行“田长制”,确保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严禁“非农化”“非粮化”。 投资72.5万元,在原项目区未覆盖完全的高庄、沈营、冯洼、马岗、闻老庄等行政村新打灌溉机电井36眼,基本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落实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政策9850户、耕地地力补贴政策10896户,抓好小麦病虫害防治,克服天气影响完成了6.8万亩小麦抢收任务。及早谋划,抓好“三秋”生产,4.1万秋播玉米实现按时收获、及时晾晒。
打好“组合拳” 打造做大做强的产业引擎。该镇立足农业乡镇实际,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确立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突出粮食安全基础产业地位,不断拓展农业产业发展链条,推动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落户、发展,全镇初步形成了“一纵一横一中心”果蔬和艾草产业带,三间房、券桥等村的蔬菜大棚,冯洼、闻老庄等村的食用菌,券新、好庄、马岗等村的林果采摘,十二里河等村的苗木花卉等,都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按照产业区域化、区域特色化、特色规 模化的发展模式,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 以乡村振兴综合片区为核心,辐射辖区内各行各业,建成镇区南部工业园、镇区蔬菜大棚及农产品深加工园、镇电商产业园、十二里河关帝庙食品中草药加工园、土山村崔庄红色教育园等有规模、有亮点、有效益的乡村振兴产业园,创新“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模式,推动优势产业、优质产品全覆盖、产业兴旺星全覆盖,实现产业发展强镇富民。
强化“硬支撑” 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持续不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强化控尘、控煤、控车、控油、控排、控烧六控措施。落实落细河长制度,常态化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周边和潘河等垃圾治理。进一步完善垃圾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全镇共有垃圾中转站3座,垃圾箱236个、垃圾桶8132个、大型垃圾运输车辆6辆、小型垃圾清运车辆159台、洒水车1台、环卫工159名。开展万亩农田林网示范方项目等植树造林工作,新栽植林木3万余棵。按照“设施美,环境美,服务美,管理美”的目标,不断开展国道G234线、省道S103线券桥段环境治理,以线带片,全面提升全镇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持续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在三间房、龙王庙两个示范村基础上,打造红色美丽乡村示范村土山村,完成了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方城会议旧址纪念亭、纪念碑、公园绿化、河道治理、道路扩建等一期工程,启动了恢复中原野战军二纵司令部旧址等二期工程;打造农耕文化美丽乡村示范村辛庄村,建成5000平米的文化广场和民俗文化主题馆。
风劲弓角鸣,沙场秋点兵。下一步,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券桥镇将坚定不移推进五星支部创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精心建设美丽乡村,持续擦亮党建工作品牌,高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