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拐书写乡村教育——方城县古庄店镇韩岗小学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用双拐书写乡村教育——方城县古庄店镇韩岗小学
作者:  张雪


  南阳网讯(通讯员 张雪)他叫赵云鹏,年逾五十岁的教书匠,是方城县古庄店镇韩岗小学的校长。2024年4月9日,刚做完脚骨愈合手术的第六天,他就架上双拐,走向了自己热爱的讲台。他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听着孩子们的欢呼声,别致的欢迎仪式,让他忘却了自己脚的疼痛,便开始了自己渴望的课堂…

  6a831300de7b7e43f3af346508a2f75.jpg

  赵云鹏校长脚伤是在2022年7月,因排查校园线路不慎摔成粉碎性骨折,经过短暂的治疗,便拄着拐杖上课了。转眼21个月过去了,因为怕耽误工作,错过了取钢板的最佳时期。最近,在医生的催促下,在中心校领导的劝说下,为了少耽误工作,他选择了清明假期,取出十个钢钉和一块钢板,可是在手术的第二天,他就睡不好,吃不香,坐不住了,他想到了班级里无人上课学生,想到了食堂里孩子们吃得好不好,想到了晚上没有男老师值更陪寝,想到了学校的工作的……于是,他就在术后的第六天,不等用完药就办了出院,让儿子直接开车送到了学校,送到了教室!

  051a38bdddc3cf9fad3688a9ea26a95.jpg

  “一定要起立”,这是他给同学们的要求。课前,同学们会准备好两个凳子,一个是让赵老师坐的,一个是让赵老师放脚的。只要铃声一响,赵云鹏老师就拄住双拐,立正,点头鞠躬,他说:“这是上课的规矩,一定要起立”。课堂上,他时而用拐杖作教鞭指着黑板,时而把拐杖当做教具,引起学生哄堂大笑,但他始终没有坐下过,即便是在练习课上,脚肿得难以忍受的时候,才会把脚翘得很高,放在讲堂桌上让血液倒流,可同学们并不嘲笑。

  

  赵云鹏校长吃饭的地方也不固定,因为双拐行动不方便,工作在哪里就在哪里吃饭,有时在教室,有时在办公室,有时在餐厅,不管在哪里,都是让学生端过去饭,学生们都抢着给老师端饭,可是大家都知道伤口愈合时,一大拃的口子,还在红肿渗血,应该开个小灶贴补营养才对,可他从没有让家人另立小灶,他说,吃惯了大锅饭,这样吃才放心!

  

  赵云鹏校长睡觉也是不定时的,虽然每天晚上在宿舍里陪寝,熄灯后,他总是先把学生哄睡后再起来,去办公室里处理一天的事情。要么是今天的总结,要么是明天的计划,一坐就是十二点多。这时候再巡查一遍其它的宿舍,再回去与学生一块儿睡觉。他说,只有这样才能睡的安心!

 38418ec506715da323ab88bf11cf15c.jpg 

  他对老师更是极端热忱。老师们总是说:“校长,我生病了,需要住院,我的课……”“校长,家里老人生病了,我的课……”“校长,家里的小孩发烧了,我的课……”“校长,我需要外出学习,我的课……”“校长,我的车坏在路上了,我的课……”赵校长总是一句话:“好吧,你放心办吧,课我先上着……”他从没有埋怨过,他说:“每位老师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只有把老师的后顾之忧解决了,大家才能安心的工作,才能充满激情的上课……”可只有他自己的事情总是推了再推,家人生病无时间陪,孩子上学无时间送,自己生病自己扛,即便是拄着拐杖,也照常替老师上课,这岂不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见证吗?

  

  这就是我们的乡村老师,他听惯了孩子们课堂的读书声,他吃惯了孩子们大锅饭的味道,他习惯了每位老师的工作特点,而他却忘记了自己的疼痛,熟练的架着双拐,走遍了学校的每个角落,这不正是一个当代教育工作者初心的写照吗?这不正是一个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诠释吗?乡村需要大先生,而赵云鹏校长不正是用双拐书写乡村教育的大先生吗?


编辑:科教新闻01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