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城县券桥镇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以产业兴旺星、生态宜居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支部过硬星“五星”村党支部创建为抓手,统筹推进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等齐发共进,用好“产业金”“生态绿”“文化橙”“治理蓝”四色笔,擘画乡村振兴多彩新画卷。
创产业兴旺星,以“产业金”绘就乡村振兴致富画卷。围绕“一村一品”建设成效明显、“双绑”机制稳定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好等7项考核指标和2项否决项,争创产业兴旺星。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持续推行“田长制”,落实“藏粮于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的“四藏战略”, 投资72.5万元,新打灌溉机电井36眼。落实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政策9850户、耕地地力补贴政策10896户,抓好小麦病虫害防治,克服天气影响完成了6.8万亩小麦抢收任务。及早谋划,抓好“三秋”生产,4.1万秋播玉米实现按时收获、及时晾晒。始终把大棚蔬菜产业作为兴村富民的首要工程,全镇蔬菜大棚发展到200余棚。进一步扩大花生种植面积,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亩,成为经济作物的“半边天”。建设党桥、龙庄等小麦、玉米、花生等种子示范田3000余亩。建设大豆玉米带状符合种植试验田3000亩,其中复合种植大豆玉米套2000亩。引进“西瓜红”( 普薯32号)红薯新品种,探索 “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发展蜜薯500余亩帮助群众增收致富。进一步做大做强光伏产业,在14个村级光伏发电产业基础上,逐步向农户光伏延伸。
创生态宜居星,以“生态绿”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持续不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强化控尘、控煤、控车、控油、控排、控烧六控措施。落实落细河长制度,常态化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周边和潘河等垃圾治理。进一步完善垃圾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全镇共有垃圾中转站3座,垃圾箱236个、垃圾桶8132个、大型垃圾运输车辆6辆、小型垃圾清运车辆159台、洒水车1台、环卫工159名。开展万亩农田林网示范方项目等植树造林工作,新栽植林木3万余棵。,不断开展国道G234线、省道S103线券桥段环境治理,以线带片,全面提升全镇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持续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在三间房、龙王庙两个示范村基础上,打造红色美丽乡村示范村土山村,打造农耕文化美丽乡村示范村辛庄村。
创文明幸福星,以“文化橙”绘就乡村振兴活力画卷。开展 “十好两优” “乡村光荣榜”选树活动,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以先进为榜样,唱响弘扬家庭美德、追求和谐友善、创造幸福生活的文明主旋律,“好妯娌”牛建茹被评为2023年度河南省“乡村光荣榜”上榜人物。完善镇丰年文化合作社和25和村级分社的设施和人员配备,巡回演出活动26场次,录制抖音视频17个,观看演出的群众达到1.7万人次;主动对接落实好“电影下乡”“戏曲进乡村”活动,组织老电影放映活动17场次,组织演出优秀传统剧目12场次, 1.2万农民群众在家门口欣赏到名家名剧的演出;组织开展券桥镇首届电商文化节,实现了文化唱戏与产品展示的深度融合;组织开展 “宣讲二十大 文艺进基层”活动,推动各村编写村史,完成券桥镇志初稿编写工作,弘扬史志文化,乡村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春色满园关不住的繁荣局面。
创平安法治星,以“治理蓝”绘就乡村振兴平安画卷。聚力“三零”创建,争创平安法治星。围绕防范欺诈诈骗行为、风险隐患排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等8项创建评定标准,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对26个行政村实行分级管理,分类施策,运用“矛盾风险联防、社会治安联控、突出问题联治、重点工作联动、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和“组织推动、宣传发动、示范带动、考核驱动”的“六联四动”创建模式,在全镇开展查矛盾、查纠纷、查风险、查隐患、查苗头“五查”活动,精准防控,做到及时化解,确保“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