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应急管理局安全知识大讲堂 防震避险 撑起生命的保护伞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召县应急管理局安全知识大讲堂 防震避险 撑起生命的保护伞
作者:  刘璐 孙龙龙

  南召县应急管理局安全知识大讲堂今日开讲了,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有记载以来,我国8.0级以上的特大地震就发生过19次之多。面对多震灾的国情,我们要加强防震避险知识学习,增强防震避震和自救互救技能,积极参加地震应急演练,让防震避险知识为我们撑起生命的保护伞。

  

  科学认识多震灾国情,做好防震避险准备。

  

  认识多震灾的国情:我国地处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西岸,正好“夹”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地震活动具有地震多、分布广、强度大、灾情重的特点,可以说我国始终面临着强震的威胁。

  

  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汶川8.0级特大地震后,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确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2日所在的周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各级减灾委、应急管理、地震等部门,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积极参加宣传活动,主动向宣传人员领取宣传材料,进行防震减灾咨询,用知识守护我们的生命。

  

  积极参加地震应急演练:假定一定震级大小的地震发生地震应急指挥人员、救援人员等以及居民按照设定的地震发生时情况,对地震应急指挥、救援、避险等紧急处置进行综合演练,就是地震演练。参加地震应急演练,收效快、印象深因此,我们要以严肃的心态去对待地震应急演练,在地震来临时才能更快更安全地撤离到安全地带,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生命。

  

  了解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指为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经规划、建设,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一般建在城市的公园、绿地、广场、大型体育场、操场等地。我们平时要留意周围避难场所的位置,熟悉避难场所内各类设施的标识,在破坏性地震等灾害发生后,能够选择最优路线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避难场所避难和寻求帮助。(通讯员 刘璐 孙龙龙)


编辑:杜增波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