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干当先出成效 凝心聚力书华章
—2023年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经济恢复向好的一年,更是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
转动城市更新提质发展的卷轴,一幅迎难而上真抓实干、乘风破浪奋勇争先的时代新画卷跃然眼前:
从和谐征迁到全面提质,从高效融资到高质建设,城区数十条道路逐步贯通:申伯大道打通堵点,横空出世;光武大道优化升级,联通东西;建设路拓宽改造,惊艳亮相;市民期盼25年的白河大道全线贯通;
申伯大道惊艳亮相
光武大道联通东西
白河两岸首次下穿,滨河大道隧道与白河大道隧道不到100天建成通车,拉开了仲景大道快速化改造的序幕,白河南新经济增长点蓄势待发;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从百姓呼吁,到研究论证,再到项目开工,仅用8天时间,人民路下穿工程落地实施,府衙区域地下停车场人行步道建设终成现实,赢得满城喝彩;
与道路建设齐头并进,19个片区开发项目全面启动,18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全速推进;
张衡大道跨铁路立交桥、镇平至南阳城区段快速路建设等21个项目强势推进;中心广场停车场项目建设进入尾声,39个地面停车场投入运营,群众停车难问题逐步缓解。
来之不易、可圈可点的成绩,展现出住建工作的迎难而上、负重前行、高标推进,更展现出南阳城市更新提质发展进步的气象万千。这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住建系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住房和城乡建设、城市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精筑城、强功能、优管理、兴产业、广聚人、运营好、惠民生”的城市建设管理目标,紧紧围绕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定位,立足“十字三环六放射”和“一河九园九片区”城市工作布局,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适度超前、尽力而为”的原则,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提质、片区综合开发改造、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建筑业发展等重点工作,顶压前行、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城市功能和安全韧性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交出了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分答卷——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全市住建系统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实抓深,将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与党组织“三会一课”结合起来,与开展“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结合起来,确保有载体、可操作、见实效;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坚持党建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开展多项党员主题日活动,深入推进“五星支部”建设;积极探索实施“党建+”模式,划分党员责任区、建立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责任岗,在项目一线广泛组织开展技能比武、劳动竞赛等有声势、有特色、有成效的主题活动,让班子挑大梁、党员打头阵成为攻坚一线的常态。
保障房建设快速推进
七一路优化提升
城市更新提质强力推进。打通了南泰路、长江大道、赵河路等5条“断头路”和“卡脖子路”,提升改造了光武中路、建设中路、七一路,新开工了车站南路、仲景南路快速化改造等3条骨干快速路,城市道路路网密度和通达性得到有效提升;坚持“留、改、拆”并举,持续片区综合开发建设;新建改建水、气、热管网244公里,市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十二里河污水溢流应急处理项目等竣工投用,供水、供气、供热、治污等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老旧小区改造整体工作位居全省第四;中心广场停车场等4个停车场项目正在强力推进;编制并报审南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9-2035)。
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统筹保交楼、稳市场、补短板、促转型,强力推进征收安置问题项目整改,保民生稳预期保稳定。全市纳入省市问题楼盘台账的456个项目,已全部得到化解;“保交楼”专项借款项目交付率93.74%,超额完成省定年度交付90%的目标任务;纳入省房屋征收安置问题整改台账的项目销号率近80%;不断完善我市金融支持房地产、刺激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企业良性发展等政策措施,举办房展会、购房节,稳步推进实施发放购房券、降低房贷利率、房票安置,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11.8%,位居全省第二;制定金融支持白名单制度,筛选确定市级“白名单”房企,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物业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深入推进“红色物业”创建,17个县(市)、区(功能区)已全部组建物业行业党委,中心城区四区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物管会)覆盖率达到91.78%,位居全省第一方阵;扎实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
建筑业产值增速提升。全年建筑业产值增速位居全省第五位。以深入推进“城乡建工集团”组建为契机,加快国有建筑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南阳城乡建工集团管理架构、管理制度已搭建完毕,企业混改初见成效;通过筛选培育,4家企业晋升一级总承包资质,进一步完善建筑队伍结构;推荐我市牧原建筑、河南天工集团、鑫磊装饰公司、寅兴钢构等总包、专包企业入选“全省建筑业骨干企业”;新开工项目全部为绿色建筑项目,新开工绿色建筑占比100%。竣工项目中新竣工绿色建筑占比达86.9%,超额完成省定70%的目标。全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全部新建建筑面积24.76%,超额完成省定20%目标。
村镇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完成任务124.3%;农房抗震改造任务完成127.9%;培训农村建筑工匠完成任务数全省第一;因地制宜选取11个乡镇作为中心镇建设试点,示范推动镇容镇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改造提升。2023年7月,省住建厅公布了全省首批“中心镇建设试点”名单,我市邓州穰东、镇平石佛寺、淅川荆紫关、南召南河店成功入选;全市4605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农村垃圾有效治理,南水北调水源区农村生活垃圾率先实现“零填埋”,新野县被认定为省级垃圾分类试点县,南召县6个乡镇被认定为省级示范乡镇。
住建领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2023年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中,我市“办理建筑许可”指标位居全省第三。实现“工改”系统与用电用水业务系统的对接及与省消防审验平台系统的深度融合;社会投资类房屋建筑项目从取得土地到开工涉及31个事项,特殊环节25个,中介服务19项,通过分阶段并联审批压缩至全流程90天,施工许可证办理时间由7个工作日压减至1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备案实现“验登合一”,办结时间由法定38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通过多种方式走访企业、收集问题,问题办结率100%,市住建局荣获市委、市政府“万人助万企”活动“先进单位”表彰。
守牢生产安全稳定底线。全市自建房已全部录入国网平台,并已全部整改销号;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两年治理行动,将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行动和“六查一打”专项行动有机结合,实现“重大隐患能控住、一般隐患能治住、预防隐患能防住”。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河南镇平: “第一课”助力开门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