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业集——南阳市第十完全学校高中部教师读书心得汇编展示(三)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修业集——南阳市第十完全学校高中部教师读书心得汇编展示(三)
作者:  南阳市第十完全学校高中部

mmexport1708240017052.jpg


  本学期,南阳市十全高中开展了全体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一百三十位老师同阅读、乐分享、共成长。在学期末,学校将优秀作品集结成册,名为《修业集》,本期将继续展示。


mmexport1707294726197.jpg


  魏书生老师是中国教育的资深变革者,影响深远,他主张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这一思路被无数学校学习,催生了多所现象级的课改名校。


  魏书生老师先后做了13年教育局局长、22年班主任。从普通教师到传奇班主任,从“甩手”校长到“放手”局长,魏书生在不同的教育岗位总能用“老办法”做出新成绩,并且成为行业标杆。让我们继续走进魏书生,感受大家风范。


读书心得——《魏书生报告文集》读后感


朱平奎


  教育在发展,教育改革也不断的在深化,这是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新的要求,魏书生的教育观点独特,教育方法民主,教育效果好。


  《魏书生报告文集》我是这一段才读,虽然还没有读完,但是书中的语言朴实,特别是修身方面的内容,使我深受感触。


  一、师德——为人师表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教育家莫不具有高尚的师德。教师要用自己美好的师德形象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良好的发展。“为人师表”是自古不变的真理,但现代教师为人师表就有点肤浅了,这不光要在一言一行上,作为教师,师德就是榜样,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教师的道德实践更重要在教学活动中要树立民主思想,爱护学生的学习热情,虚心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敢于自我批评,摒弃师道尊严的思想,魏书生的所作所为堪称典范。这也是他教改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科学民主的学生观


  魏书生说:“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之桥就越坚固,越宽阔。”魏书生的民主思想的基点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他认为教与学是一对矛盾,教师和学生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要解决这个矛盾,教师需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彼此充分信任,相互理解,才能探讨问题,探讨改革,才能共同完成教学教改的任务,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无论是学习还是班级管理的事情,他从不擅自做主,总与学生商量。这样学生把自己放在了主人翁的位置上,使学生具有了参与意识。同时他还尊重学生的意见,哪怕是不正确的意见,也要引导学生在试验、实践中去领悟错误之所在,以此实现真正的教学决策民主和教学过程民主,培养学生当主人的能力。正因为有了民主作风作先导,学生参与教改的意识才空前提高,因而班里一系列的事情,学生都主动愿做,且乐此不疲。


  三、积极乐观向上,要有笑对人生的能力


  俗话说得好:生活像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反过来,你哭它也哭。作为一个老师,每天都要与班中几十位学生打交道,反反复复中难免会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如果你常为一些琐碎的事情而累,那只会使自己陷入苦恼之中而无法自拔,这就真是得不偿失了。如何使自己保持一颗“不为烦恼所困”的平常心呢?用魏老师的话那就是多笑。因为,笑对人生可以让你充满生活的勇气,品尝到更多的生活快乐与生活的意义,使自己的人生过得更丰富、充实。在修身篇中,他说:“埋怨自己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多么精辟的语言,让我们为工作而快乐,为快乐而工作。


读书心得


《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周猛


  魏书生是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强调“立德、修身、尚义、笃实”,主张“教学相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才能。下面是我对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心得体会。


  首先,魏书生强调“立德”。“立德”是指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人翁。


  其次,魏书生强调“修身”。“修身”是指教育者首先要注重自身修养,做学生的楷模和榜样。只有自己具备了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才能够影响和感染学生,使他们受到良好的熏陶。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其次,魏书生强调“尚义”。“尚义”是指注重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责任感,使他们具备正确的行为准则和社会责任感。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最后,魏书生强调“笃实”。“笃实”是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备扎实的知识和技能。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引导他们注重实践,勤奋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另外,魏书生的“教学相长”思想也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之一。他认为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和专业素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种思想对于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者应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总之,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强调了品德教育、自身修养、正义感和责任感、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操和实践能力,这种教育理念对当今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当今社会,教育者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深入学习魏书生的教育思想,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书心得——学习《魏书生六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孟艳飞


  魏书生老师是我国着名教育改革家,全国特级劳动模范。虽然他担任的是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但语文教学是相通的,他的很多方法理论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思考、去借鉴的。六步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魏书生老师的课堂讲究少讲多读,他认为“讲得少,教师才更珍惜讲课的时间,仔细考虑哪是必讲的内容,哪是讲了以后学生能记得住、能理解的内容。讲的少学生才可能记住。读得多,学生才可能提高阅读的能力。”所以他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出独特的教学方法——“六步课堂教学法”。学校给我发了一本《魏书生报告文集》,其中就有“六步课堂教学法”,我认真研读了这篇报告,收获很大,受益匪浅。


  六步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六点。


  一、定向。就是确定这一课的学习重点。每节的重点即从本节的角度看,更重要的的是从单元,从整册书,以致从学科总体目标角度看,从期末复习的角度看。


  二、自学。目标明确,学生可以驾驶着自己思维的汽车向目标行驶。


  三、讨论。经过自学,大部分难点可以解决,不能解决的,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研究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互相讨论;讨论也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答疑去解决。


  四、答疑。也是立足于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问题,如第一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难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二段。这样,疑难之处越来越少。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


  五、自测。自我检测,测验方式不同,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重点自己出题,自己答自己的题,也可以请一名学生出题,大家答,也可以每组出一道题,其他组抢答,检查学习效果。


  六、自结。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在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


  简言之,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这六个环节既是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在“定向”中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学习目标,确定新课的重、难点。它使学生明确了方向。然后是“自学”,在“自学”过程中提出问题,问题越多说明思维越活跃,学习兴趣越浓厚,然后在这基础上再进行“讨论”。“讨论”也就是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是思想的碰撞。再通过“答疑”解决不懂的问题。最关键的一步是“自测”。有学生出题,这样学生就要站在教师的角度去审视知识,因此在出题的过程中就有了学习的方向,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巩固,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六步教学法”就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六步教学法就是在让学生发现知识、提出问题,总结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自学。在自学中让学生既得到了“鱼”,又学会了“渔”。这种教学法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达到了生物教学的新境界。


  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独具特色,是教和学和谐统一的教育过程。它将课堂中教授过程和学习过程有机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师生双向交换信息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力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使生物教学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从而实行开放式教学。魏老师的六步教学法的产生和应用对广大教育教学实践工作者有着普遍的借鉴意义和价值。作为实践者的教师们在运用教学方法上,要研究他的观念、思想,结合自己的素质、特点以及班级和学生的实际,借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


读书心得——《魏书生报告文集》读后感


张连英


  看了魏书生报告文集,我觉得我们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多改变自己。怀揣一颗平常心,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干事情,并且享受自己在平凡岗位上所做的小事。凡事都要看得开,想得透,放得下。反思自己,也曾有过许多不满的情绪,也曾抱怨过工作累,也曾抱怨过学生难教,班级难管,但看了魏老师对生活,对工作那诙谐幽默的态度,我不禁自问:一个人既然无法改变环境,何不先改变自己呢?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面对现实,从改变自己出发,摆正心态,用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


  魏先生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说明了人生的道路总是坎坷不平的,遇到困难、挫折、打击。如果躲不开避不过,要敢于面对,千万别想不开,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比如教师的工作量多,工作压力大,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也不成正比,对于这样的事实,我们不能只是一味的抱怨、埋怨、发牢骚、怨天尤人,过多的抱怨只能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只会让自己增添更多的烦恼。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就是不攀比、不追风、不生气,不抱怨、不埋怨,快快乐乐的去面对生活,努力的去工作,去爱我们这份事业,爱我们的学生!


  我同时也感受到:在处理事情上,我们心态应该摆正,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想想自己也有不满的情绪,也曾有抱怨的时候,抱怨学生们学不会,抱怨学生太调皮,抱怨同事间难相处,抱怨每天有干不完的“杂事”……看了魏老师对待工作那恢谐幽默的态度,我们不禁扪心自问:既然困难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何不去直面困难,找到解决的方法呢?所以我们应该摆正心态,用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我想,如果我们都能用魏老师的心态去生活,那我们的生活中,烦恼会越来越少,快乐定会越来越多,生活自然会更和谐,更快乐!


  总之,我们要像魏书生老师那样拥有一颗平常心“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也希望魏书生老师崇高的思想和淡泊的心,能影响我们,让我们的心境变得更为宁静,让我们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充满信心,最后希望大家不断勉励自己:健康快乐的生活,愉快的工作,育好人,教好书,立足本岗,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读书心得——《魏书生报告文集——家庭教育》读后感


赵寅莹


  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如何培养一个身心健康、有良好习惯和品质的孩子,成为了许多家长面临的挑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教育、培养孩子是父母一生的重要课题。最近,我认真阅读了《魏书生报告文集---家庭教育》这本书,深感其教育思想的独特和深刻。下面是我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首先,我非常认同魏书生强调的“以德为本”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品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父母传给孩子再多的财富,都不管用,你必须把品德传给孩子。有没有出息没关系,有善心、有爱心,这个世界就会有人保护你,有人保护你,就不怕受到太多的伤害,这才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有时候,给孩子最大帮助的不一定是金钱,而是那些能让他们终生受益的东西,比如好的品德、善的心底、美的心灵。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


  其次,魏书生提出了“以身作则”的教育方法。他认为,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我想起以前读过的一个故事,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很美的成语,叫“芝兰玉树”,这个成语讲的是东晋名相谢安家的子弟。东晋的达官贵人都无比羡慕谢家:“谢安家的子女儿孙们,个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就像芝兰玉树生长于阶庭中一样,一代接一代,永不衰绝。”有一次,一个朋友实在忍不住了,便问谢安:“也没见你教导子女啊,他们一个个怎么就成了芝兰玉树?”谢安说了一句经典的话:“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要做最好的自己。”真正的教育,不是牺牲所有时间和精力去陪孩子,而是要努力过好我们自己的生活,努力经营好我们自己的人生。做更好的自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有人说,孩子是一个家庭教育的缩影,你可以通过孩子去观察一个家庭的教育水平和质量。很多父母常常感叹自己的孩子不如人,殊不知,很多时候,往往是自己没有做好表率而已。因此,家长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只有家长自身具备了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才能真正影响到孩子,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此外,魏书生还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家庭教育最让家长头疼的事必然是孩子的学习。用很多家长的话来形容就是:“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经历,孩子一放学就想看电视、玩手机或者出去玩,磨蹭半天,好不容易坐下来写作业,还没写一会,不是饿了、渴了,就是要去上厕所。总之,只要一学习,什么事都来了,坐也坐不住,得看着、逼着才能达到一定效果。魏书生认为,只有当孩子具备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时,他们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因此,家长应该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使孩子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最后,我认为魏书生的家庭教育思想非常实用、可操作性强、通俗易懂。他提出的许多具体方法,如“制定家庭公约”、“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等,都非常贴近实际生活,容易为家长所采纳和实施。他还提倡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不用打骂的形式进行教育,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欣赏协助和引导,对于孩子在成长或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式,并合理地担起监护人的责任,使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与教育中获得知识,明白事理。这些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还能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和幸福感。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反思了自己的家庭教育经历。作为一个家长,我也曾经迷茫、困惑过,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但是,通过学习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我逐渐明白了家庭教育的真谛:不是要求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品德和能力,让他们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在未来的家庭教育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自由探索中成长;同时,我也会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实践,我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更好的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总之,《魏书生报告文集》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读本。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还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我相信,这些知识和经验将对我未来的家庭教育和个人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够了解和借鉴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努力。


mmexport1708240023405.jpg


读书心得——《魏书生文集》读后感


郭敏


  当我翻开《魏书生文集》,我被深深地吸引了。这是一部涵盖了全方位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和实施方法的著作,是魏书生老师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结晶。读完这部文集,我深受启发,仿佛在教育的海洋中找到了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魏书生文集》的主要内容包括激发学生兴趣的十三法、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学生自己留作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等。这些主题都是围绕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展开的。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既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深深热爱,又展示了他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独特的教育视角。


  在这部文集中,我最为欣赏的是魏书生老师提出的“三不抱怨”原则:不抱怨环境、不抱怨他人、不抱怨自己。他主张改变自己,挖掘自身潜能,而不是将希望寄托在客观条件的改变上。这使我想到了自己的教育实践,有时候我们埋怨学生不够聪明、家长不够配合,却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还有改进的空间。通过阅读《魏书生文集》,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班级管理方面,魏书生老师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提出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通过制定班规、设立班干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也尝试借鉴了这些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生们更加自觉地遵守纪律,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阅读过程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爱是教育的基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魏书生老师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理念。他对学生们充满了爱心和耐心,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这使我在思考自己的教育方法时更加注重关爱和激励,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为一个有品质的人。


  结合个人成长经历,我深知教育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魏书生文集》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我也将把这些理念传递给我的学生们,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关爱与激励,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总的来说,《魏书生文集》是一本值得每位教师认真研读的教育经典。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还教会了我们如何更好地关爱学生、如何面对挫折与困难。我相信这部文集将成为我教育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指引灯塔,引领我不断前行,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书心得——《魏书生报告文集》观后感


赵航


  一、用爱心做教育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脚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由牛顿,你的高笑中有爱迪生“。这告诉我们:教师必须树立辨证的教学思想,以博大的情怀。通过爱的暖流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崇高而无私的爱心,是魏书生身上最突出的特点。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学生内心深处颓废、阴暗的角落。他有着海洋般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和理解学生所有的错误。因而,他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偏私。对待学生的错误,从不体罚,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出他在学生心目中伟大的地位。学生从内心深处信服、崇敬和爱戴他,所以,能够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会敢于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这足以说明,魏老师的典范作用及伟大人格的写照。他爱自己的事业,更爱自己的学生,他用满腔的爱,来谱写着人生光辉灿烂的篇章。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会有许多的不尽人意的事情,一味的抱怨、发牢骚、怨天尤人,又有什么用呢?我们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当教师的辛苦是别的行业的人所无法体会的,然而,教师的付出与回报却永远不成正比,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日渐降低。对于这样的实事,过多的抱怨只能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人生中能有几件事情是自己改变得了的,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少生气,少抱怨,像魏老师那样快快乐乐的去面对,努力去适应环境、适应社会。


  二、用责任做管理


  在教育中,除了讲爱心我们也应该讲民主和科学。魏老师却把民主和科学在教育中阐释的淋漓尽致。民主就是师生关系的公平和平等,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管理的主人。学生树立了主人翁的意识就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来经营,他们全心付出,共同努力,班级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魏书生老师说:“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概括起来就两个字“民主”,他做班主任,凡是和同学们民主协商,没有一件事是他主观臆断的。他们班上的班规班纪,没有一条是他定的,都是全班开会,然后同学们讨论,最后全体通过,就定下了。反思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也曾尝试让学生实行自主管理,可总是因为不能发展学生的长处而导致失败。魏老师成功了,因为他善于研究学生的心理。想想也是,学生终究是学生,没有哪个学生不犯错误。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老师不会像魏老师那样,避开学生的错误,而去发掘他的长处和有点,去发掘学生内心那向真向善向美的个性。


  魏老师实行的“七个一分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分钟家务、一分钟记忆力比赛、一分钟日记、一分钟唱军歌、一分钟队列、一分钟读名著、一分钟演讲。这也是班级管理的方法,通过七个一分钟使学生的德智得到全面的提升。同时讲究惩罚艺术。魏老师惩罚学生的方法堪称一绝,令人折服。唱歌、做好事、写说明书,看似温柔的惩罚方式的背后体现的是魏老师的宽容与爱心。多么简单而又平凡的方式。可是人家却抓出了很大的教育效果。通过科学的管理,达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的效果。


  三、用乐观做自己


  魏老师提倡的“一松,二静,三匀,四乐”,这种人生境界也是在经历过磨难之后的感悟吧。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风雨的人又该多么庆幸可以听君一番话,感悟到人生的短暂,而去珍惜眼前的一切,每天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高高兴兴的工作,以一张笑脸去面对学生,用我们的好心情去影响学生,让他们也感到轻松快乐,那他们一定学得比现在快得多。“不要想、管自己办不到的事,说了不算的事,搜索自己说了算的事,做自己能做的事。”


mmexport1708240028016.jpg


编辑:窦文帅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

上一篇:南阳市第四中学招教公告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