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荏苒,见证铿锵发展步伐;岁月缱绻,诉说日新月异变化。方城县券桥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县要求,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以产业兴旺星、生态宜居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支部过硬星“五星”村党支部和政治坚定星、业务出彩星、服务有力星、清廉高效星、支部过硬星机关支部创建工作为抓手,以“破茧”之姿努力奋斗,奋力开拓全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新局面。
党建领航定向,五星创建再谱新篇。把“五星支部”创建作为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的“书记项目”,锚定“三星”支部成片、“四星”支部成批、“五星”支部全县领先目标,找准着力点,设置硬指标,细化创建办法、制定评价细则、明确激励政策、健全推进机制、强化督导检查,推进村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实现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互促共赢,在20222年成功创建4个“四星”、5个“三星”、16个“二星”支部基础上,2023年创建“五星”1个,“四星”3个,“三星”10个,“二星”10个,“一星”1个;同时整顿提升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2个。
产业加速融合,汇集发展澎湃动能。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在确保粮食安全基础上,紧密结合实际,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旺“三产”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富农富村富企富财政,走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进一步做大做强“一村一品”,蔬菜大棚发展到200余棚,带动发展瓜果蔬菜特色产业107户1200余亩;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亩;建设小麦、玉米、花生等种子示范田3000余亩;建设大豆玉米带状符合种植试验田3000亩,其中复合种植大豆玉米套2000亩;引进“西瓜红”(普薯32号)红薯新品种发展蜜薯500余亩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建成投运中原局和中原军区方城会议旧址纪念工程,红色旅游产业异军突起;在14个村级光伏发电产业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统筹合作,逐步向农户光伏延伸。外出招商共计32次,对接考察项目32个,收集到准确招商信息35条,达成合作意向项目23个,其中市平台签约并落地开发区项目8个,入驻镇辖区企业13家,合同引资额50.1亿元,其中新招引的河南环福大豆食品有限公司年可生产豆制品2万吨,豆油3000吨,年产值可达1亿元以上,年利税可达到1000万元以上。成立镇电商创业园,探索“电商直播+农业特色产业+工业产品”发展新模式,直播团队由1个发展为6个,合作企业已入驻并开始运营,同时组织发发哥团队、良淘平台、乐淘甄选、鸿德严选直播带货,日成交额近200万元。
环境持续改善,绘就和美乡村画卷。树牢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强化控尘、控煤、控车、控油、控排、控烧六控措施。落实落细河长制度,常态化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周边和潘河等垃圾治理。进一步完善垃圾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全镇共有垃圾中转站3座,垃圾箱236个、垃圾桶8132个、大型垃圾运输车辆6辆、小型垃圾清运车辆159台、洒水车1台、环卫工159名。开展万亩农田林网示范方项目等植树造林工作,新栽植林木3万余棵。不断开展国道G234线、省道S103线券桥段环境治理。持续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在三间房、龙王庙两个示范村基础上,打造红色美丽乡村示范村土山村和农耕文化美丽乡村示范村辛庄村。
民生持续改善,擦亮幸福生活成色。着力解决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学位、车位、床位、厕位、桩位……一件件、一桩桩浸透着为民情怀的“关键小事”,充分彰显了“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券桥温度。牛庄、商庄危桥改造全面完成,乡村二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券桥镇中心幼儿园开工建设,加密划定停车位102个,交通标线26条,新建电车集中充电桩5个,持续开展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镇敬老院成功创建星级敬老院,券桥村被授予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完善四级就业体系建设,全镇有劳动力28756人,富裕劳动力20452人;劳动力转移15639人,其中省内转移10652人,省外输出4971人,境外就业16人;从事第一产业1158人,第二产业6528人,第三产业7953人。及时梳理、调整、完善镇便民服务中心和26个村便民服务站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办事指南,明确了事项名称、办事依据、办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收费情况等基本内容,并在服务场所显著位置设置公开专栏进行了公示。启动南水北调保护区区划内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进一步抓好信访稳定、治安防控、安全生产工作,消防工作“一队一中心”建设受到市消防委通报表彰。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踏着新征程的鼓点,全镇正以更加豪迈的姿态、更加稳健的步伐,拉满弓、蓄满力,奋力谱写现代化券桥篇章。(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方城:义写春联暖意浓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