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贫攻坚战打赢之后,方城县券桥镇征尘未洗,马不卸鞍,衣不卸甲,继续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坚持把保障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促进农民群众创新创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和关键举措,接续奋斗、持续发力,多维推动乡村高质量就业创业,让脱贫成果底子更实、乡村振兴成色更足。
就业有兜底确保“有活干”。始终坚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不动摇,把四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全程跟踪;分管领导靠前指挥,督促协调;人社所长具体操作,全程指导;村党支部书记担当作为,履职尽责。镇里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四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人社所和26个行政村均建立工作专班,镇财政拨出专项经费给予全力支持,同时排出时间表,制定路线图,明确任务书,挂图作战,确保四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全镇12868户47691人,有劳动力28756人,富裕劳动力20452人;劳动力转移15639人,其中省内转移10652人,省外输出4971人,境外就业16人;从事第一产业1158人,第二产业6528人,第三产业7953人;南阳智慧就业平台信息录入25586人。开展有劳动力的脱贫家庭、监测家庭“一人掌握一技能”培训覆盖行动和“一劳动力实现一就业”稳岗增收行动,确保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劳动力务工就业稳中有增。搭建就业平台,建立脱贫劳动力数据动态管理台账,充分运用外出务工、本地安置、基地车间、公益岗位、自主创业等形式转移劳动力就业1804人,围绕护林员、水管员、护路员、保洁员,设公益性岗位161人。
“授鱼”又“授渔”力促“有钱赚”。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活动,成立“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人社所负责具体落实工作。召开“人人持证、技能河南”专题工作会议,传达省、市、县工作精神,对培训工作进行详细安排部署。多渠道全覆盖宣传“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培训,形成“技能培训一人,带动致富全家”的火热氛围,提高群众自主参与性。同时聚焦辖区内有技能培训需求的重点人员,利用网格化、党员联户开展上门讲解培训政策、就业援助等。对有意愿参加技能培训的人员做好台账登记,结合群众文化背景、专业特长、培训意愿及就业需求,分类建立台账,科学精准开展多样化技能培训。对各村培训人数、持证量等指标进行通报,对差距较大的进行针对性指导,做好后续跟进工作。根据培训人员分类台账,分类制定培训方案,联系有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或邀请职业院校专家讲师,采用理论教学、情景模拟、实践演练等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设置培训内容。去年以来,先后举办了养老护理员、保育员、缝纫工、苗木花卉等培训班,培训400余人,同时举办缝纫工专业技能、森林抚育工等技能考核,200余人领到专业合格证书。
多措促创业致富“有奔头”。突出抓好群众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和创业政策的落实,树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可创业”的工作理念,大张旗鼓地鼓励群众不拘形式,不拘类型,不拘规模,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推动创业观念由“择业”到“创业”、由“进厂”到“办厂”、由“打工”到“当老板”的大转变,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能增收”的良好局面。建设电商直播创业园,为越来越多满怀抱负的年轻人、创业者提供了施展能力的大舞台,带起了一批网红团队,由当初的马庄村“发发哥”一支专业团队,发展到目前的6支团队;激发了广大脱贫户、监测户成才、就业、创业的梦想。抓好创业政策落实。利用微信等,多形式宣传各类创业贷款政策,实现就业创业的梦想,2021年金融小额信贷250余万元,惠及群众548户;2022年办理小额信贷49户245万元,户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2023年发放各种创业贷款100万元以上。此外,大力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营造支持人才返乡就业创业良好氛围,促进人才回归、项目回移、资本回流、技术回归。(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