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和省安委会《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出台后,南阳市燃气专班汲取其他地区燃气事故教训,按照国务院和省安委会、省燃气专班、市委市政府和市安委会统一安排部署,全力动员发动、压实各方责任、创新制度机制,确保全市燃气领域安全稳定。
在8月3日省住建厅组织的视频会上,省住建厅对南阳市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称“南阳的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突飞猛进,成效极为明显,办法多、举措多、标准高、要求严,部署严密,组织严密,工作严密,走在了全省的前列。罚款九十多万元、设立有奖举报、智能化建设在全省尤为领先,同时厘清了各方责任,对液化气企业、黑气瓶、黑气贩、非法运输打击力度很大,厅主要领导也多次对南阳工作给予高度评价。”8月23日,在全省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部署推进会议上,省住建厅巩魁生副厅长对南阳市“双查一核两整治”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高位推动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南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燃气安全工作,书记、市长多次作出批示指示,要求强力推进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和燃气安全装置加装工作,市政府常务会对燃气安全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分管副市长多次带队对餐饮门店和夜市市场燃气安全进行检查,7月21日在社旗县组织召开了全市燃气安全排查整治暨安全装置加装推进会。
市燃气专班召开专班联席会议,根据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南阳市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专班组成人员的通知》文件精神,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燃气专班成员单位安全监管责任的通知》,重申市燃气专班各成员单位职责,向各有关职能部门下发督办通知,要求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分别对包联县(市、区)开展督导和行业领域燃气安全检查督导。
统筹谋划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工作开展。市燃气专班连续印发了《关于持续做好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再次加强各县(市、区)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9月下旬组织了各县(市、区)燃气安全排查整治自查、互查和市燃气专班抽查;根据工作进度,适时召开推进会、现场会、协调会,协调解决矛盾问题,扎实推进燃气安全工作。8月11日,召开了全市燃气安全排查整治暨百乡千村燃气安全行推进会,将参会人员延伸到全市各级燃气专班、所有街道(乡镇)分管领导和中心城区所有社区(村)燃气安全专干,共1000余人参会,取得了良好效果。11月份,在全国和全省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推进会后都及时召开了全市推进会,对重点工作进行调度部署,有效促进了工作开展。
完善机制,压实责任
结合行业法律法规、规范等相关文件,研究制定《瓶装液化气安全检查标准》,指导各县区燃气主管部门和各燃气经营企业严格对照、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各类隐患检查的内容、方法、标准,高质高效开展专项排查整治工作。
建立安全风险点危险源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制定《建立城市管理安全风险点危险源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组织全市公用事业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召开市政公用行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业务培训暨现场观摩会,进一步提高公用事业领域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水平。
建立联动工作机制。与市纪委监委和市安委会积极对接,组织召开了“全市安全生产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座谈暨三季度安全生产会商研判会议”,建立市纪委监委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专项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市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专班协调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
创新载体,狠抓关键
开展“双查一核两整治”专项行动。针对安全隐患突出的液化气领域,印发《关于扎实开展“双查一核两整治”行动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全面摸底排查建立2个台账,一方面针对门店、夜市摊点,对每条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进行全面核查,主要排查存在问题和问题气源企业;另一方面对供气企业进行全面排查,要求实名制登记用户;“一核”就是用户端和企业端台账进行甄别对比,确保气源来源清楚,同时对黑气贩进行筛查固定;“两整治”就是通过甄别,既整治有证供气企业不按规范操作,又通过溯源取缔非法经营企业,实现从源头查末端、从末端查源头,全面规范液化气市场经营秩序。目前各县(市、区)燃气专班均已建立燃气非居民用户台账(含管道气、瓶装气),短板在于企业端,现有的液化气企业对自有用户底数仍不清晰,规范化经营仍需进一步努力。
实行“政企联动”,协力推进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市燃气专班对中心城区22家液化气企业和44个街道办(乡镇)实行“结对子”的方式,各企业除负责自有用户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外,还全力配合结对街道办(乡镇)开展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企业员工携带合格燃气器具陪同进行,发现安全隐患现场整改,其他县(市)也参照执行,大大提高了安全排查整治效率。
筹划搭建南阳市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监管云平台。已争取到省住建厅确定南阳市和内乡县为试点城市,建设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监管平台,运用各类先进技术手段,通过对液化气钢瓶从入库、充装到运输、流转、检测、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实现以最快的方式、最少的人力完成对瓶装燃气行业的管理和服务,真正实现实时监管、有效监管。目前该平台已部署至我市政务云,正在组织各液化气企业上传数据,其他各县(市)均已启动液化气监管平台建设,预计春节前实现市县两级监管平台联通。
成立行业协会,搭建桥梁纽带。组织全市部分优质液化气企业,成立了南阳市液化气行业协会。协会多方筹措、多点发力,出资建立有奖举报基金,在全市范围内针对“黑气点”“黑气贩”、违法违规操作的有证液化气企业和存在安全隐患的燃气用户实行有奖举报;出资建设市级液化气监管平台,无偿提供给政府使用;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积极参与各类检查督查工作,在城镇燃气安全整治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疏堵结合,真诚服务。通过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征求了市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意见,印发了《关于加强南阳市瓶装液化石油气末端配送工作管理的通知》,目前第一批末端配送车辆已购回,正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安排发放牌照,旨在进一步加强我市液化石油气市场正规化管理,保障瓶装液化石油气配送安全,提高便民服务质量。
创新举措,强力推进安全装置加装工作。协调市直工委印发了《关于市直单位党员带头落实燃气安全责任的倡议书》,号召市直单位党员带头加装燃气安全装置。通过发动社区、村干部主动对接宣传燃气安全加装工作,协调由燃气企业对入户宣传人员进行补贴。在加装工作后期,协调华润燃气为托管户、零用气户进行托底,同时加紧对中心城区尚未缴费用户的督促,每天将未缴费的用户明细点对点发至各区,便于各区精准开展上门宣传;每天向各区发送工作进展通报。至目前,全市居民燃气用户安全装置加装除托管户、零用气户外,已全部完成。
着力提升群众安全用气意识。开展《百乡(街道)千村(社区)瓶装燃气安全行活动》,要求各瓶装燃气企业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进社区宣传咨询活动,积极宣传解读政策,加强对燃气用户的安全知识培训。华润燃气与各区结合,统一印制燃气安全知识宣传彩页,在中心城区所有天然气覆盖范围内的居民小区和乡镇、村庄张贴,各瓶装气企业也都在钢瓶上张贴安全用气常识,全面提升群众的安全意识。
强力督导,务求实效
对企业开展兜底摸排。按照9月1日省厅燃气安全工作推进会议相关精神,结合今年开展的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燃气经营企业无证经营以及燃气点供设施排查整治工作,对全市重大事故隐患风险进行摸底排查。联合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对中心城区各液化气站进行不定时巡查、抽查,重点突出早、晚两个“黑气贩”易出没的时间段,11月25日晚,在对示范区天同众益液化气站巡查中现场抓获一名“黑气贩”,已移交辖区执法部门处理。
强化对餐饮门店、夜市场所燃气安全检查。5月中旬,市燃气专班印发了《关于在全市集中开展夜市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通知》,督导各县(市、区)加大对餐饮门店和夜市场所燃气安全的检查力度。特别在“6.21”事故发生后,进一步增加检查频次,采取企业和用户自查、属地排查、包联单位督查、市燃气专班抽查“四查”工作模式,液化气企业负责人一同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作出处罚,让企业看到主管部门的决心,在整改中不断自我教育、自我规范。
11月16日至21日,组织执法人员在中心城区多个夜市摊点集中的区域进行反复检查,“问题瓶”已基本消灭,但“问题管”“问题阀”易出现反弹,已安排市、区两级执法人员加强巡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溯源,对涉及的液化气站进行处罚。
开展自查互查,确保燃气安全隐患动态清零。9月8日至9月21日,市燃气专班组织各县(市、区)针对所有燃气经营企业(管道气、瓶装液化石油气、汽车加气)和燃气非居民用户开展自查和交叉互查。聚焦影响公共安全的场所,突出燃气经营、运输配送、用户使用、工程施工、燃气具生产销售5个关键环节,围绕20余个方面的典型问题开展“清单式”排查整治。
11月3日,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市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推磨式互查工作的通知》,从燃气经营企业、非居民用户端、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居民用户燃气安全装置加装、“瓶改管”工作开展情况和燃气安全宣传工作开展情况等6个方面开展一次全面推磨式检查,并将检查打分结果作为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年终考评排名的依据,倒逼各县(市、区)严格检查标准、不打“人情分”。前期因为各县都在迎接省安委会检查,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对于证件到期需换证的液化气企业,逐个进行现场踏勘,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问题不解决不过关、隐患不清零不过关,确保各液化气企业不“带病运行”。
加大对“黑气贩”打击力度。实行有奖举报后,不少“黑气贩”都销声匿迹,持观望状态。然而,“黑气贩”的气源基本都来自于现有的液化气企业。7月29日,市燃气专班召开“全市液化气企业主体合法诚信经营动员大会”,各企业负责人签署《承诺书》,在会上市专班重申燃气安全排查整治的目标和决心,对液化气企业形成有效震慑;协调市场监管部门对液化气企业的气质进行全面抽检,协调公安部门对“黑气贩”进行严管重处,追究刑事责任,有效打击了“黑气贩”的嚣张气焰。9月7日,针对在打击“黑气贩”过程中办案流程不统一、执法标准不一致、部门联动不顺畅、执法边界模糊等问题,市燃气专班组织召开了全市打击“黑气贩”专项工作研讨会,以社旗县饶良镇查处的“黑气贩”为典型案例,以“解剖麻雀”方式进行以案说法,查找问题、厘清职责,印发了《关于开展打击“黑气贩”专项工作的通知》,重点解决在后期案件办理过程当中证据固定不扎实、溯源不深入、问题解决不彻底等普遍存在的现象。11月22日晚,根据群众举报,在车站路一停车场发现一辆运输瓶装液化气的厢式货车,联合公安部门对车辆进行了扣押,目前案件公安机关正在办理当中。
今年城镇燃气排查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南阳市已开展执法检查6213次,下发整改通知书1836份,发现隐患16226个,已全部完成整改;处理掺二甲醚等掺假液化气32930公斤,没收置换不合格钢瓶29.44万只;打击黑气贩86人次,行政拘留61人,刑事拘留1人,罚款115.97万元;责令停产停业整顿企业20家;取缔非法企业1家。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城管委办公室扎实开展 “一街一策 问题清零”精准帮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