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通讯员刘珊珊)近年来,南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 以下简称“实践基地”) 以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教育定位,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为宗旨,采取“科普+”工作模式,在助力“双减”中做好科普教育加法,持续创新打造青少年特色科普阵地,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目前,已开展科普活动百余期,教育超20万人次,先后获得“河南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单位”“南阳市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其主要做法是:
一、“科普+队伍”,汇聚工作动能。实践基地围绕“科学教育、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功能定位,深入探索“以训促学、以评促改、以赛提能”工作模式,以科学探究、活动组织、讲解服务等方面为核心,开展比、学、赛活动。一是党旗红引领队伍正,组建党员科普志愿服务队。制定《科普知识推广与综合实践教育专项活动方案》,明确全年活动计划、目标和实施步骤,切实做到前期有计划、中期有部署、后期有总结。充分发挥现有教师、辅导员在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招募科普志愿者36名,通过开展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如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科学普及等,推动了科普知识的普及和科学技术的传播。先后有3名同志分别获得“南阳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内乡县科技工作先进者”“内乡县科普宣传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二是理论透引领业务专,实行“点对点”能力精准提升。针对“公益性+社会化”运营面向的实训团体层次、人员数量、年龄阶段、活动时长等各异的实际情况,根据创客科技、机器人编程等科普活动专业性、技术性强的特点,加强科普工作者队伍建设。按照专业性质和活动类别,招录10名郑州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对口专业毕业生,增强教师队伍科普力量;组织6批次20余名教师分别到青岛、昆明、安徽等地进行政策理论学习和跟岗实操培训,提高教师科技教育意识和素养,为高质量开展科普活动奠定坚实基础。三是精神富引领责任强,当好科普宣传主力军。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宗旨,切实发挥好科普教育基地示范带动作用,注重发挥网络传播的影响力,在“科普中国APP”等平台发布线上精品活动。积极参加全国科普日、科技工作者日等线下主题活动,利用活动日广发科普推介小册子、宣传彩页,深入小区、深入群众,一起畅谈生活中的科普小知识、交流科技时政大热点、讨论国家科技创新突破,营造出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氛围。2023年9月,辅导员团队以培养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着力点,自主设计出的《感知科技魅力 点燃科技梦想》科技研学课程获得市级优秀表彰。
二、“科普+场馆”,优化服务供给。围绕青少年对科普教育的需求,打造出科技馆、公共安全体验馆、农业科普馆、创意模型设计室等主题科普教育场馆10个,总面积逾2000㎡,各类体验设备价值超1000万元。一是建成科技体验系列场馆,打造科技之旅。切实把“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充分发挥内乡县科技馆的禀赋优势,整合机器人工作室、3D打印室、创意科学制作室等场馆教学资源,开发系列化科技体验课程,实现了科普教育在实践基地内部的全面覆盖和普及。同时,依托牧原集团、华福科技、国投南阳发电等国内知名企业,设计出以“爱我菊乡 工业强县”为主题的工业科技研学线路,增强科普教育的时效性和新颖性。二是建成国防主题教育系列场馆,提供仿真体验。切实把科普教育作为进一步延伸实践育人的主要路径,依托国防教育体验馆广泛宣传兵器科技知识,营造良好的军事科普教育氛围。依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招引山西东方狮拓展训练有限公司高标准建设“枪林弹雨”电子靶场及步战车训练场,开设枪林弹雨、87式迫击炮、双37高炮、手/步枪的操作等10余项国防教育前沿课程,让青少年在体验仿真军事装备过程中,增强国防科普意识和厚植国家安全意识。三是建成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场馆,用心护航成长。围绕学生心理健康和预防教育,建成以心理健康教育体验馆为中心,法治教育馆、创梦南阳体验馆为两翼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场馆。针对抑郁、焦虑、强迫和恐惧等情绪问题,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高考前解压拓展等心理疏导活动,惠及全县3万多名学生。尤其是开展《绘画心理学在综合实践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利用绘画心理学,配合绘画心理分析,重点关注青少年学会情绪管理与自我管控,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科普+活动”,丰富育人载体。实践基地发挥自身活动形式多样、内容自由,设备先进,条件独一无二的优势,摒弃传统的说教模式,以沉浸式体验、动手操作等形式让广大青少年感悟科学的无穷魅力。一是文化引领,创新活动形式。积极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挖掘“科圣”张衡在天文、地震、文学、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卓越成就,编撰创客科技校本教材,创造性开展“我眼中的张衡”“穿越时空 相约指南车 ”“爱上科技馆”“科学玩家”“指尖上的地动仪”等10余项“科圣”张衡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同智者交流,与科技为伍。二是注重实操,强化活动效果。积极让青少年亲自动手参与创作全过程,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培养青少年工匠精神。以“科技活动周”“科普文化节”为契机,先后开展“科创小达人”“神笔马良”“创意机器人”等主题活动20余场,参与者超过5000人次,有效地提升了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三是加强纵向联系,拓宽科普覆盖面。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与内乡县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开展“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宣传活动,满足老年人对信息素养、数字技能和金融知识等方面的需求;与牧原集团、华福科技、国投南阳发电等国内知名企业,打造出以内乡县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市县的豫西南科普研学教育示范点,先后接待南阳日报小记者、漯河实验小学、淅川县第一小学等社会化培训60余期3万余人次,实现科普资源共享和科普工作联动。
编辑:科教新闻01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