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南阳人,自组话剧社讲述家乡故事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这群南阳人,自组话剧社讲述家乡故事
作者:  张戈

这群南阳人,自组话剧社讲述家乡故事——

演英雄  赓续血脉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jpg

剧照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盛天麒身为共产党人,今日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牺牲,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话剧《破晓》中扣人心弦的一幕,表现的是中共地下工作者为解放南阳所开展的秘密斗争。

  这部充满时代气息的作品,出自一群平凡的市民,他们自发组织了一个非职业戏剧团体—春煦暖扬剧社,凭着对家乡的深情、对舞台和表演艺术的热爱,完成了这部长篇剧作,并将于11月3日、4日在南阳大剧院上演。

一群“享受表演”的话剧爱好者

  春煦暖扬剧社的这一群年轻人来自各行各业,都不是专业演员。从成立之初的4人逐渐发展到十几人,到如今的近百人,他们因为热爱表演而汇聚在一起,白天上班,晚上排练。虽然辛苦,但对舞台的热爱让他们乐在其中。

  “第一次接触春煦暖扬剧社,他们正在排练的《生死时速》是一部反映急诊科医护人员如何从死神手中抢回患者生命的短剧。”剧社成员田园说,机缘巧合下,她出演了其中的护士长这一角色,从此就爱上了话剧,“从排练到演出,也就几天的时间,但我从中获得了很多感动,感动于医护人员那种拼尽全力救死扶伤的精神,也感动于这群人对舞台的执着和热爱。”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因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演员在排练或演出时磕了碰了是常有的事,但是只要走上舞台,大家就完全沉浸在表演中,忘记了磨难,“我们很享受表演带来的成就感”。剧社发起者之一的谷亮说这话的时候不自觉地挺起了胸膛,“通过我们的表演,把身边基层干部的辛苦、一线员工的努力、街头巷尾百姓的快乐展现给更多的人看,让更多人了解南阳的新面貌、新气派,是我们剧社成立的初心,也是我们剧社每一个人心中那首唱给家乡的赞歌。”

  正是这样的初心,春煦暖扬剧社从成立到现在一直以公益演出为主,从2019年推出反映驻村第一书记事迹的《冬桃情》,到2020年演出的以急诊科医护人员为原型的《生死时速》,再到展现公益诉讼检察官风采的《靠山》……而《破晓》的创作正是基于这样的初心、从党史学习教育中获得的灵感。

QQ截图20231030105307.jpg

剧照

  一颗“让更多人了解南阳”的初心

  “1948年11月4日下午,国民党王凌云率部南逃,当日夜,中原我军39团第三营进驻南阳,南阳解放。”一堂党课在春煦暖扬剧社社长王一帆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在南阳解放之前,经历了数场大大小小的战斗,这才使国民党部队最终弃城而逃,南阳得以解放。“这里面肯定有很多故事,编排出来,把这些故事演给更多的人看。”心底的声音如同雨后春笋一样破土而出、拔节生长。

  “咱们没排过这样的年代剧,人员不足,道具、服装都没有,还要在舞台上展现战斗场面,以目前咱们的能力肯定不行。”王一帆的想法首先就被剧团的其他人质疑。“不上网搜索,你们有几个能说出南阳是哪一年哪一天解放的?我们都忘了,还怎么让后代记着?用我们的表演,让更多人了解南阳,了解南阳人,不正是咱们剧社成立的初心吗?”一连3个问句,让反对的声音低了下去。

  线索不足,就去找。

  剧团成员分成多个小队,在工作之余去档案馆查阅历史资料、走访革命纪念馆解说员……几个月下来,搜集的资料堆成了高高一摞,无数革命先辈为了解放南阳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感动了大家,再没有一丝反对的声音。

  可是以剧团现有的实力,想要完成这样宏大的场景实在是太难了。

  “南阳的解放,除了外围战斗的不断胜利,我党地下工作者也付出了很多努力,可惜这方面的资料太少了。”无意中的一句话,如同一束光划破无边的黑暗,“就排这个,剧名就叫—《破晓》”。经过几个月的走访和无数次的讨论,以南阳解放前,我党地下工作者深入敌后开展工作为历史背景,以盗取城防图这一故事为主线,《破晓》这部戏终于定稿,并于2021年8月1日顺利完成内部排演,邀请了一些业内专家现场审剧。

3.jpg

《破晓》演员全家福

  一部打磨两年多的精品剧

  “因为疫情的原因,《破晓》只演出了一场就被迫停演。”王一帆表示,两年的沉寂,没有消磨掉社员们的意志,反而让《破晓》不断完善。“经过多次打磨,如今的《破晓》有了全方位的提升,在剧本、舞美、服装以及演员等各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整体效果更上一个档次。”

  打造一个精品话剧,离不开一群用心用情、表演精湛的演员。

  作为一群非职业的话剧演员,演员们白天都有自己的工作,下了班就赶来相聚在一起排练,顾不上吃饭就站在舞台边边吃盒饭边交流。台上是演员,台下是场务,搬道具、布置场景。尽管只有十几个人,但他们分工协作,演出前经常排练到凌晨才结束。他们的认真执着和对表演的热爱,都化作舞台上酣畅淋漓的展示。

  身在天津也要通过视频连线参加“云”彩排的陈莎莎;为了不耽误工作和排练,三天三夜不睡觉的曾建国;为了给剧组找道具,厚着脸皮从朋友家里搬老家具的“瓷砖哥”樊毅;一直保持全勤的七旬退休教师王焕桃;为了一句台词争得面红耳赤的马远程和吕政卓……这群因为热爱表演而走到一起的平凡的人,在《破晓》的编排中交到了朋友,充实了生活,实现了梦想,还通过演绎话剧进一步感召和带动身边人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社员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得到激发。

  作为主演之一的大鹏永远不会忘记彩排时从外面走进来的那一群浑身淌着水的高中生群演。“那天雨下得特别大,路上积水到了小腿肚。我想着人肯定来不齐,结果到了时间,那群孩子一个不少,都来了。”大鹏的眼中闪着泪光,“当那群孩子们说出‘革命先辈流血牺牲都不怕,这点雨还能挡住我们不成’时,我知道,我们所做的一切是有意义的,我们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了。”

  《破晓》所讲述的故事可能在真实的历史中模糊而不可查询,但那种精神却一次次感动着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11月3日、4日,《破晓》将在南阳大剧院上演,向世人讲述南阳解放的曲折艰难,激发更多的观众学史崇德、昂扬奋进。(全媒体记者 张戈)

  (图片均为资料照片)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作协文艺讲堂开讲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