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 秋天是沉甸甸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9月21日,走进社旗县下洼镇小杂粮种植基地,一大片火红映入眼帘,细长的高粱头上,像戴着一顶顶红珠帽,如海的高粱举起火把,烧红了半边天。
下洼镇多浅山丘陵区,土地相对贫瘠,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不高产,经济效益低下。但是通过多年试验种植发现,下洼镇的土地特点特别适合谷子、高粱等小杂粮种植,小杂粮产量高、质量好,为群众拓宽了增收渠道,然而土地零散、不易机械化作业也是摆在现实面前的一道难题。
针对此问题,余庄村、邱庄村、吴庄村、高庄村、范庄村等几个村党支部通过支部讨论、广泛走访、代表商议,研究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整合流转土地1500余亩,交给合作社种植。合作社通过成片整合经营,大大提高了机械化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群众不仅能拿到土地流转的费用,还能通过入股合作社拿到“分红”,大大提高了收入。不仅群众获益,村集体也能从合作社获得分红,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近年来,社旗县下洼镇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广油菜、高粱、谷子等杂粮种植,走出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百姓富。种粮兴农,农民致富,高粱红了,村民的日子也跟着红火起来。
编辑:社旗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