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中小学二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县级文明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标兵、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对待教学,她心怀赤诚,向勤而生;对待幼儿,她循循善诱,耐心爱心;对待家长,她不矜不伐,热诚以待。她将爱与尊重作为教育的出发点,用爱心润泽童心。
2016年9月,她通过招教考到了离县城30公里远三镇交界的一所农村幼儿园任教。由于离家较远生活中有了许多的不便,刚满一岁的孩子只能留在家里由奶奶照看,原本有序的生活节奏就此被打乱,为此她也感觉到迷茫,考到这里来究竟对不对?要不要选择坚持?人们把老师比作红烛,照亮别人而把自己燃烧。人们把老师比作园丁,培育桃李开遍天涯海角。出于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她深深懂得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选择了这里,那就把更多的心血倾注到教育教学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奋战在教育一线。2018年她同时担任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在一线工作中她一直坚定一个信念:做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好老师。心中有爱,眼里有光,带给孩子成长和希望。从她踏进校门那一天起,便对每一位幼儿负责,关爱每一位幼儿,尊重每一位幼儿的人格,促进他们各个方面的发展,不让每一个幼儿掉队,不放弃每一个幼儿。作为一名小班的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刚刚从家庭步入幼儿园的孩子,分离焦虑比较严重,她耐心地哄着让他们安静下来。一部分孩子上厕所要不停地提醒,很多时候会有幼儿将大小便拉在身上,她不怕脏、不怕臭,帮助他们清理干净、换上干爽的衣服,并把脏裤子洗干净。刚入园的幼儿吃饭时,有的还需要喂饭,中午幼儿休息时,帮他们铺好被子,守着他们入睡,孩子们午睡期间不停地进行巡视,帮助幼儿纠正睡姿、盖被子,起床后帮助孩子们穿好衣服,叠好被子,每天都细心、耐心、精心地照料者每一个孩子。关心每一位幼儿的身体健康,教他们讲文明、懂礼貌、学知识,她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一天下来,自己虽说很累,但是从无怨言,把每个小朋友视为己出。由于园所地理位置特殊留守儿童较多,因此她还十分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情感,把孩子的需求放在首位,经常和孩子沟通,及时发现孩子细微的情绪。带班的时候班里有个留守儿童叫小妍,这个小姑娘很调皮,做事情随心所欲,不遵守规则,扰乱秩序而不自知,有时甚至还会动手打小朋友。刘老师通过家访调查发现,平时都是爷爷奶奶对孩子生活起居照看较多,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好的方法,怎样来帮助小妍呢?从那时起,她每天都重点关注小妍,陪小妍聊天、游戏,引导小妍和其他小朋友正确交往,鼓励她、关心她。渐渐地,小妍感觉到了集体的温情,知道除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之外,老师也能给她温暖的关爱,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她坚信:只要多给这些留守孩子关爱和帮助,他们的童年就会不一样。
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她深知自己责任重大。由于自己管理经验的欠缺,刚接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时,很多工作不得方法,压力巨大。她在白天做好一线教学工作的同时,利用晚上的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管理知识,闲暇时间不断请教园长,并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学习,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让自己快速成长。在其位谋其政,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她尽自己所能帮助老师一起成长,都能在自己的业务能力上有所精进。七年来,她用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和热爱收获了孩子的喜爱、家长的认可、领导和同事的称赞。
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幼儿教师,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但她要用最淳朴的点滴生活,构筑她心中最美好的诗篇;她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她心中最优美动听的颂歌,她要追逐她的梦想,在此放飞新的希望。(通讯员 张馨方)
编辑:科教新闻01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