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发展特色产业筑牢五星支部创建根基
作者:  特约记者李超峰

方城:发展特色产业筑牢五星支部创建根基

特约记者李超峰通讯员晋广海

走进方城县二郎庙镇庄科村的丰甜葡萄专业合作社,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派喜人的丰收场景,串串散发着宝石般光泽的葡萄挂满枝头,果农们正有条不紊地采摘、装箱、外运。合作社负责人田野告诉记者,他们的葡萄早中晚熟品种按比例套种,鲜果上市期从五月一直可以持续到十月,可带动周边上百户农户致富增收,为该村五星支部的成功创建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发展特色产业,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壮大,为五星支部创建夯实坚实根基,方城县正在这条路径上深耕。

壮大经营规模。围绕各村主导产业和资源优势,动员党员干部先试先行,引导零散农户以劳动力、土地、资金等入股合作社,实行技术统一指导、农资统一采购、产品统一销售;将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坑塘、堰坝等资产资源承包给大户经营,提高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水平。至今年五月底,方城县土地流转规模已达66万亩,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817家、家庭农场1002家,带动2.2万户4.4万名群众每人每年增收3000元以上。

打造产业集群。重抓重推丹参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养牛产业园、玫瑰产业园、花生产业园“五园”建设,以产业园创建为引领,致力于产业链打造,提高特色产业增加值,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其中,玫瑰、花生产业加工正在稳步推进;丹参产业园被确定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产业链条已经形成,产值超过10亿元。

形成品牌效应。加快建立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以“集团军”形式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目前,方城县已拥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6家,成功创建博望黄金梨省级产业强镇,方城烩面、黄金梨、薯品汇等17个知名农业品牌,形成方城特色农业品牌效应。

做实“双绑”机制。积极发挥牵线搭桥作用,指导合作社绑定龙头企业,对21个没有龙头企业的村,实行跨区域、跨行业联合绑定,实现合作社与非本村龙头企业的合作关系。博望镇前荒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带动585户种植黄金梨3200余亩,与南阳鸥姐田园农业有限公司、南阳市关公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进行绑定,通过落实订单生产、合同收购,带动4500余名群众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

三产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环保攻坚“三位一体”联片治理,在县域内形成“旅游+畜牧养殖”、“旅游+林果花卉种植”、“工业+龙头企业”、“红色旅游+农业产业”四大县级综合片区,培育二郎庙镇西吴沟、杨集镇大河口等一批旅游乡村。围绕张骞封侯地、天下第一古长城、红二十五军鏖战独树镇等地域名片,引导村集体和企业在文旅产业链上要素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综合片区打造高效农业、食品加工、休闲旅游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点80个,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集体经济增收1300余万元,带动10.6万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致富增收。

目前,方城县发展中药材11万亩、蔬菜10万亩、黄金梨3万亩、油料作物80万亩,畜禽饲养总量1070万头(只),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生猪调出大县,河南省养牛、养羊大县培育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五星支部创建提供了越来越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