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就是祖国,一步也不能后退。96岁抗美援朝老兵徐锡昌—— “就是倒下,也要倒在冲锋路上”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身后就是祖国,一步也不能后退。96岁抗美援朝老兵徐锡昌—— “就是倒下,也要倒在冲锋路上”
作者:  李金玺

纪念抗美援朝胜利 70 周年·烽火青春 | 

身后就是祖国,一步也不能后退。96岁抗美援朝老兵徐锡昌——

“就是倒下,也要倒在冲锋路上”


2.jpg

军功章见证那段难忘岁月。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身后就是祖国,我们一步也不能后退”“就是倒下,也要倒在冲锋的路上。”当一名96岁老人说出这些话时,是那么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是那么让人震撼、激动不已。7月24日,记者走近抗美援朝老兵徐锡昌老人,听老人回首那段战火纷飞的日子,感受老人那深沉的报国之志和浓浓的家国情怀。

1.jpg

每天坚持读报,关心国家大事。

  “决不能让战士饿肚子”

  初见徐锡昌老人,虽然腿脚不方便坐着轮椅,但老人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别看老人现在年纪大了,依然天天晚上准时收看新闻联播,还用笔记下国家大事。”老人家人笑着告诉记者。

  说起抗美援朝,老人情绪有些激动。平复好心情后,通过老人的讲述,把我们带回到那段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峥嵘岁月。

  1951年,徐锡昌跟随47军139师入朝作战,担任连副指导员。在临津江,徐锡昌所在的部队负责阻击敌人进攻,当时敌人的攻势非常猛烈。“炮弹就像天上下冰雹一样,密密麻麻直接就砸在了阵地上,志愿军战士打得十分顽强,一天打退了敌人七次冲锋。”徐锡昌告诉记者,打仗拼的是后勤,各种给养输送就成了“重中之重”。

  “决不能让战士饿着肚子,赤手空拳打敌人。”徐锡昌带领炊事班和爆破班,负责输送食品、武器弹药等各种给养。“战士一天三顿的口粮和各类武器弹药,必须安全送到阵地上。”徐锡昌说,当时敌人的炮火非常猛烈,每前进一步都要冒着生命危险,但他们没一个退缩,“每一次送给养,都感觉可能不会活着回来。”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徐锡昌和战友开始观察敌人炮击的时间和规律,慢慢发现敌人炮火有间隙,徐锡昌和战友就利用这短短的炮火间隙,将各种给养送到前方战士手中,让战士们更好消灭敌人。

  “夜间突袭,让敌人闻风丧胆”

  “装备差距肯定大,但战争的主角是人,我们相信人定胜天,况且咱们志愿军战士个个都是智勇双全。”说起战斗经历,徐锡昌更是打开了话匣子。

  从战壕到猫耳洞,从猫耳洞到坑道,从坑道到战斗坑道,为了做好长期阻击敌人的准备,徐锡昌所在的部队基本把坚守的高地掏空连成了一片。“挖得浅不行,只有一个出口也不行,要处处都有出口,既可以躲避炮火,又能从四面八方出击消灭敌人。”徐锡昌说,当时战斗打响后,敌人在30米外,战士们不开枪,让敌人靠近了再打。等敌人冲锋到30米内后,战士们就一起用手榴弹、爆破弹迎战,把敌人炸得晕头转向,慌忙撤退。

  当时,志愿军战士也不是一味坚守阵地,敌人不进攻时,战士们就拿出了敌人闻风丧胆的“夜袭”战术,进行夜间小股突击。黄昏时,战士们会先期进行战术侦察,摸清敌人薄弱位置,到了夜间,就小股冲锋进行夜袭消灭敌人。

  “当时,敌人的通信设备很先进,我们夜袭后,敌人很快就会呼叫炮火支援,所以我们夜袭,往往就是十分钟的时间,但战士们勇猛无比,短短十分钟,就给敌人造成了很大伤亡。”徐锡昌笑着说。

  “像钉子一样,钉在阵地上”

  回想当时在那么艰苦卓绝的情况下,我们志愿军战士是如何战胜“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时,徐锡昌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说起当年血与火的洗礼,与战友的并肩作战,徐锡昌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军令如山,我们得到的命令是死守,如果没有得到撤退的命令,我们就要像钉子一样,死死钉在阵地上。”徐锡昌说,当时战斗打得特别艰苦,敌人的炮火几乎把阵地“犁”了一遍,阵地上都是浮土,把人的膝盖都埋住了。

  当时,徐锡昌所在部队的一个排战士,奉命坚守阵地整整十天,没人怕死,没人撤退,多次打退了敌人的疯狂进攻。“等得到命令撤退时,很多战士已经牺牲在了阵地上,他们都是英雄。”徐锡昌老人哽咽着说,回想那些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友,自己无疑是幸运的。

  “什么叫祖国?当跨过鸭绿江,回头看看就会明白,祖国就在身后,我们一步也不能后退。”徐锡昌老人说,经历过战火纷飞,才明白和平年代来之不易。退休后,徐锡昌长期担任社会团体、中小学校爱国教育校外辅导员。他告诉记者,缅怀志愿军烈士,继承先烈精神,再现老兵风采,是为了让人们勿忘历史,让历史不再重演。

  信念,是蕴藏在心中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照亮了过去,也点燃了未来。一位老兵就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种精神,需要我们纪念、珍视、发扬光大。他们是战争的见证者,用青春和热血为我们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环境,让我们享受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向那些英勇的抗美援朝老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全媒体记者 李金玺 文/图)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