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特刊 |
加强科技创新 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对话500强·建设一流企业”论坛企业家访谈
河南投资集团董事长 刘新勇
“新一轮国企改革已经拉开序幕,围绕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 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7月21日,河南投资集团董事长刘新勇在谈到如何建设一流企业时表示,坚持创新驱动,筑牢人才保障,强化数字赋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刘新勇分享了河南投资集团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经验和方法。他说,国有企业重点聚焦专业化、世界级,突出产业运营和专业化管理,国有资本以股权、基金投资和资本运作为手段,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河南投资集团锚定世界一流,以“智库+投资+基金”服务全省经济发展。围绕创新驱动,组建河南创新投资集团,聚焦全省“科技力量链接、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服务”靶向发力,打造一流创新投资平台;聚焦我省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组建了河南省人才集团,搭建高层次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引入顶尖科研人才,助力我省创新体系建设与重大项目落地;全面推进管理数字化、运营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塑造国有企业数字经济和实体产业融合发展新势能。
牧原集团董事长 秦英林
“绿色赋能发展 创新引领未来。”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介绍,当前牧原养猪业务遍及全国24省(区)103市217县,子公司300余家,存栏生猪3500万头。2022年出栏生猪6120万头,位居全球第一。
“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基。牧原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全面推进智能化养猪。”秦英林说,牧原自主研发的设备涵盖生猪养殖、屠宰等多个板块,包括智能环控系统、智能饲喂系统和智能巡检等机器人。智能环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猪舍温度、湿度等情况,自动调节通风、喷淋等设备,为猪群打造健康的生长环境,让猪少生病、不生病,充分发挥猪的生长潜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猪养殖成本。
一个养殖场就是一个生态循环体。牧原以养殖场为中心,依托粪肥资源,推广“养殖—沼液—绿色农业”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科学施肥,着力提升周边土地肥力,减少化肥施用,实现粪水资源100%利用,零排放。在养殖场周边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可以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还可以提升农田的质量,实现农户减投增收。
中原豫资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秦建斌
如何进一步做强做优一流国企,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国资力量?中原豫资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豫资控股)董事长秦建斌结合豫资控股十余年探索和发展历程,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一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之“舵”,在于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至上,发挥好国有资本紧跟政策、服务人民的“风向标”功能;坚持自信自立,平衡好模式借鉴与本地特色的关系;坚持守正创新,守护好国有资本战略引领之正;坚持问题导向,落实好机制创新和市场化改革;坚持系统观念,规划好国资布局的时空格局;坚持胸怀天下,把握好国际国内双循环带来的历史机遇。
一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之“锚”,在于坚定清晰的核心功能。在布局优化结构调整上更好发挥推动作用,在产业投资上更好发挥战略引领作用,在对接资本市场上更好发挥纽带作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上更好发挥支持作用。
一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之“帆”,在于凝心聚力的核心竞争力。在多年实践中,豫资控股探索出了“一横五纵四基石”的核心竞争力体系。“一横”就是要提高国有资本战略引领能力。“五纵”就是要提高“进、退、流、转、保”综合投资能力。“四基石”就是要构建“差异化的管控体系”“科学有效的人才机制”“全过程的风险防控”和“赋能产业的科技创新”。
麦肯锡咨询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 杨 柳
7月21日,在“对话500强·建设一流企业”论坛上,麦肯锡咨询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杨柳从专业的角度分享了如何把握2023中国经济发展机遇,中国企业怎样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有效提升自身“硬科技”影响力。
“全球经济利润分布非常不均匀,前20%的企业创造了90%以上的经济价值。”杨柳认为,“战场”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如果一家企业想要成功,就必须选对趋势,并果断采取重大举措,要提升管理和研发能力,打造真正的市场竞争力、技术优势和差异化能力;制订更加精确和复杂的客户细分和价值主张,把握规律,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在新的时代下,企业通过数智化转型可以有效管理日益复杂的风险。
杨柳表示,经历20年高增长后,未来10年中国将步入稳定增长阶段,未来中国经济主要增长来源将是数智化企业,企业数智化转型也将是企业经营成功的“重大举措”,新时代的风口浪尖已经到来。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吕 东
7月21日,在“对话500强·建设一流企业”论坛上,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峡集团)副总经理吕东分享了三峡集团乘势而上,苦干实干,统筹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创建示范、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中央企业品牌提升等“四个行动”,加快建设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经验。
吕东介绍,三峡集团把价值创造作为创一流的核心追求,努力在推动绿色发展中做强做优做大、在建设美丽中国中迈向世界一流;把改革创新作为创一流的根本动力,国有企业要做强做优做大,必须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改革突破、创新升级,才能真正提升核心竞争力;把开放合作作为创一流的必由之路,世界一流企业必然是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是具有强大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企业。
罗兰贝格咨询公司亚太区副总裁 许季刚
“企业积极开展数智化转型、加速数智化能力建设,是未来保持主业竞争力、探索第二赛道的必经之路。”罗兰贝格咨询公司亚太区副总裁许季刚说,在VUCA环境中,数智化可以通过重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重构企业组织形态,驱动业务创新,成为保障企业韧性和基业长青的重要手段。
许季刚说,企业发展会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蜕变期四个阶段。数智化贯穿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对不同时期的企业提出不同的要求。纵观四个发展阶段的企业数智化样本,罗兰贝格总结出SBOT数智化转型体系,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以成熟期企业为例,通常拥有多业务、多区域、多部门、多工厂、多产品等相对复杂多元的业务模式和组织架构,数智化将赋能规模扩张所带来的全新挑战,以统一的数字化规划和技术架构提升业务敏捷能力与组织治理能力成为该阶段企业的主要目标。
以蜕变期企业为例,经过长期稳定的发展,传统粗放的管理方式已无法应对高速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带来的诸多挑战,唯有推进数字化转型,打破企业边界的限制,实现全产业链和生态的协同创新,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和经营质量。
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 恒
“建设一流企业任重道远,既需要苦练内功、夯实基础,又需要善借外力、加强协作。”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恒说,在新时代新征程拼搏发展的道路上,河南能源愿与南阳各方携手,用安全高效、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开放共享的高质量发展新成效,为共建共创现代化南阳的美好未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打造一流企业,河南能源聚焦五方面下功夫:坚持优化布局,科学规划布局煤炭产业、化工及新材料产业、电力及新能源产业,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改革赋能,通过持续优化集团管控模式,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等,全面提升现代治理能力;坚持科技创新,营造一流创新生态,以创新点燃发展“最强引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坚持管理创新,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一流管理品牌;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强大发展合力,河南能源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中心工作,实现互融互促,切实把党的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创新发展优势。
隆基绿能中国政企地区部华中区负责人 张 昭
“碳中和,光伏大有可为。光伏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最优选择。”隆基绿能中国政企地区部华中区负责人张昭说,双碳背景下,光伏产业成为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双碳战略下,光伏助力千行百业绿色能源转型。
“光伏作为主要绿色能源之一,到2050年,光伏发电将成为我国第一大电力来源。届时光伏发电占比将达到39%以上。”张昭介绍,如今随着光伏的技术进步,成本不断下降,自2010年以来,度电成本下降了90%左右。太阳能在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最具经济性的能源。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光伏发电成本在未来还将持续下降。张昭还从专业角度分享了中国工商业光伏领域的市场空间与趋势,同时介绍了隆基绿能中国政企业务,作为中国工商业绿色能源解决方案专家,赋能千行百业绿色能源转型;聚焦价值工商业客户,提供场景匹配,行业定制的差异化解决方案,打造集安全、高效、美学、数字共融的工商业绿能优秀品牌。
河南省文旅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立新
河南省文旅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立新说,近年来南阳市委、市政府聚焦建设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健康养生之都,推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叫响“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品牌,城市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为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张立新表示,南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旅资源丰厚,区位优势突出。省文旅投集团始终把加强与南阳合作作为重中之重,集聚人力物力,积极主动推进。当前,集团正在与南召县开展务实合作,依托五朵山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生态资源,对三线时期中原兵工厂工业遗产进行升级改造,打造中原文旅融合示范区,并以此为先导点和切入点,引领带动南阳及豫西南区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集团将进一步发挥省级平台优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为南阳市文旅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引资引智、引运营管理,最大程度协同赋能南阳,积极助力南阳文旅文创产业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共同推动河南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落地见效,让“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走向世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彰显更大担当、贡献更大力量。
京东方苏州区域办总经理 卢敏华
“新征程,新机遇,新发展,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输出设备,屏正在成为数字时代的IT应用入口。可以说,谁抓住了显示,谁就能把握住物联网的风口。”谈起物联网的未来,京东方苏州区域办总经理卢敏华说。
科技创新是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京东方的崛起,说明了只有科技强盛,只有拥有与世界高手同台比武的“撒手锏”,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有立足之地。中国显示产业的发展与京东方密不可分,创立30年,从零起步到如今引领全球,一步一个脚印地登上巅峰,如今全球每4块显示屏就有一块来自中国企业京东方。截至2022年,京东方累计自主专利申请已超8万件。美国专利服务机构IFI Claims发布2022年度美国专利授权量统计报告,京东方全球排名第11位,连续第五年跻身全球TOP20;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2年全球国际专利申请排名中,京东方以1884件PCT专利申请量位列全球第七,连续7年进入全球PCT专利申请TOP10。京东方提出的“屏之物联”发展战略,基于“1+4+N+生态链”发展架构不断进一步加速“显示技术+物联网应用”深度融合,让屏幕集成更多功能、衍生更多形态、植入更多场景,通过构建平台和开发应用,形成“屏+平台+应用”的解决方案不断赋能千行万业,成为数字经济的赋能者。
奇瑞商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南阳分公司总经理 李 海
“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唯有创新,方能应万变。”奇瑞商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南阳分公司总经理李海介绍,2022年奇瑞各项主要经营指标创造了四个“历史首次”突破: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年销量首次迈过100万辆台阶;年出口首次抵达45万辆新坐标;新能源年销量首次超过20万辆。
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奇瑞持续增强“技术奇瑞”的领先优势,加速转变为全球科技公司。面对汽车产业的加速“蝶变”,奇瑞集团在2022年启动了“瑶光2025”前瞻科技战略,技术布局已经不仅仅横跨传统核心技术、“新四化”技术等多赛道,更是囊括基础体系、前瞻科技、共享平台数字经济、价值链和生态圈等多维度。
“技术奇瑞”推动产品快速迭代,许多创新技术成果应用到了量产产品上,为用户提供了“始终超预期,始终有惊喜”的体验,成为奇瑞集团2022年销量快速增长的关键原因。同时坚持开放创新,在全球范围内集聚优质资源,实现企业经营质量的显著提升。
2023年,奇瑞集团按照稳中求进的战略节奏,力争在销量、营收、市占率等各项指标上实现更大飞跃,加快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步伐。据中汽协统计的数据,奇瑞集团今年以来的增速继续保持全行业第二。(全媒体记者 赵明禄 于晓霞 张 玲)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功勋特刊 | 南阳市2022年度金融贡献奖获奖企业风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