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特刊 | 河南新野:锚定目标创“五星” 争星晋位出浓彩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跨越特刊 | 河南新野:锚定目标创“五星” 争星晋位出浓彩
作者:  黄慧 朱云霞 张立功

跨越特刊 |

河南新野:锚定目标创“五星”  争星晋位出浓彩


1.jpg

新野县委书记赵红亮(中)调研“五星”支部创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今年以来,新野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把“五星”支部创建作为党建引领城乡治理的重要载体、建强基层战斗堡垒的重要抓手,坚持高位推动,科学谋划,全力推进“五星”支部创建落地见效。新野县“五星”支部创建的经验做法先后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河南日报等媒体宣传推介。

  锚定创“星”目标

  上下联动抓创建

  坚持把“五星”支部创建作为一号工程,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确保创建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一是顶层设计定规划。优化调整“五星”支部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成员单位,持续推进“1+1+9”专班推进机制,相关县处级领导为专班牵头领导,全面压实各方责任。分片区召开“五星”支部创建分析研判会,摸清底子、定准规划,明确了2023年争创“五星”支部7个、“四星”支部36个、“三星”支部98个、“二星”支部121个的目标任务。二是以上率下强推进。形成了由县委书记亲自抓、联系领导协同抓、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全面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直接抓的县乡村三级联动工作格局,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推行包乡联村“5包1”措施,县处级领导包村指导、组工干部联点帮带、县直单位结对共建、乡镇干部驻点落实、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分别对141个拟创建“三星”以上村、7个软弱涣散村认领包联,重抓重推,破解难题,带动全县上下形成大抓“五星”支部创建的浓厚氛围。三是部门联动聚合力。坚持“一星一专班”“一星一方案”,根据《新野县村(社区)“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主要任务及责任分解方案》,进一步细化调整专班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工作职责。印发“一函一提示两清单”(征求意见函、工作提示、责任清单、供给清单),把相关职能部门力量调动起来,形成创建合力。四是选树典型立标杆。选取汉城街道、新甸铺镇作为整乡推进的“示范乡”、把拟创建四星级以上支部的村作为“示范村”、每类星选取5个村或社区作为“示范星”,重点提升、精心打造。目前,已打造“五星”支部创建“示范带”5条、“示范乡”2个、“示范村”35个、“示范星”62个,在全县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星级创建样板,示范引领全县整体提升。北关、袁庄、津湾、邓庄等村已成为全县创建典型。

  夯实创“星”基础

  党建引领赋动能

  聚力于强基固本、重点突破、精准提升,推动争星晋位,真正为城乡治理赋予新动能。一是打造过硬支部。把争创支部过硬星作为“五星”支部创建的基础星、首创星,融入创建全过程、各方面。深入开展“头雁培强、群雁培优、雏雁培育”十百千工程,通过结对帮带、实践锻炼、搭台压担等方式,推动雁阵全面提升。坚持把村党支部书记层级管理、“四个双向”述职评议、无职党员“六步定岗践诺法”与“五星”支部创建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基层党员干部创建热情,推动基层党组织争星晋位、竞相出彩。先后规范提升党群服务中心47个,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党组织13个。二是做实产业支撑。持续深化“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双绑”模式,培育壮大了肉牛、蔬菜、花生、林果等农业特色产业,形成了津湾、袁庄、后河、龙潭等特色产业强村。党支部领办集体经济合作社270个,培育了宛绿、绿健、大河蔬菜等农业专业合作社248个,龙头企业5个,联农带农35万人。全县实现年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上村38个,为争创“五星”支部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共建宜居家园。以开展“六乱”“六清”整治、“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创建、“空心村”治理为重点,持续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大力推行“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户”机制,把生态宜居创建作为每月主题党日规定动作,形成“支部领着干、党员带着干、群众争着干”的生动格局。同时,建立“3+3”督导考评机制,采取一周一督导、一月两观摩的方式,重抓重推人居环境整治。全县已清理坑塘1617处,整治“空心院”2232处,绿化面积2752亩,成功创建“美丽小镇”1个、“四美乡村”13个、“五美庭院”10360个。四是筑牢平安防线。大力推行党建引领全科网格化治理,健全“党建+信息化+网格化”治理体系,发挥矛盾调解“三理室”作用,不断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机制,努力把各类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五是聚焦民生关切。大力推动“人治物效”向基层一线倾斜,深入实施城乡公交、环卫、教育、医疗、养老一体化工程,推行机构、社区、居家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模式,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先后获得省市养老服务示范县等荣誉。同时,以村党组织为引领,发挥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红白理事会等“一约四会”自治组织作用,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上庄乡山坡村成立红白理事会,打造婚俗文化长廊,引领带动周边群众自觉抵制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现象,户均节省10万元以上。

  健全创“星”机制

  强化保障促落实

  着力构建上下联动、横向贯通的创建工作机制,助推“五星”支部创建走深走实、落实落细。一是深化专班推进机制。聚焦创建重点任务,着力构建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专班牵头单位统筹推进、责任单位具体落实的创建工作机制,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由专班牵头单位召集,每月召开一次责任单位联席会议,每季度组织一次负面清单联审工作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会商破解难题、明确下步任务,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任务在一线落实。二是创新供需对接机制。细化分解农村29项任务、社区27项任务,制定印发了《新野县村(社区)“五星”支部创建供需对接工作实施方案》,由各专班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围绕部门职能,制定供给清单,列出项目、政策、资金投向;各乡镇(街道)按照工作实际,制定乡村两级需求清单,形成供需对接机制,召开全县供需对接会,让“县”“乡”无缝对接、“供”“需”精准链接。三是建立督导考评机制。印发《新野县“五星”支部创建月达标排序工作实施方案》,对创建工作一月一排序、一月一通报,对工作连续落后两月的乡镇、创建工作专班予以约谈提醒。充分运用“双督双查”方式,由综合协调专班常态化不定期对各专班牵头单位、各乡镇创建工作情况进行实地督查,有针对性地督促整改;各专班牵头单位定期督导各责任单位创建任务落实情况,有效打通工作落实过程的“中梗阻”,加压推进创建工作落地见效。四是落实奖惩激励机制。把星级评定结果与村干部绩效报酬、政治待遇、离任补贴相挂钩,在省市奖励的基础上,对获评“三星”支部的村奖励3万元工作经费,“两委”干部当年基本工作报酬上浮5%;对连续三年获评“五星”“四星”“三星”支部的,党支部书记基本工作报酬分别上浮100%、20%、10%;正常离任的党支部书记月生活补贴分别上浮100%、20%、10%,真正让“实干者实惠”“有为者有位”。五是健全经费保障制度。整合农田、水利、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等涉农资金约18亿元,实施“7000万元基层党建提升计划”,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补贴、驻村经费等各项经费,提升基层保障能力。

  新野县将锚定目标、加压奋进,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展担当,争星晋位出重彩,奋力打造“五星”支部创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野样板”,以“五星”支部创建的实际成效为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增光添彩。


赋能民主决策  提升善治能力

——新野县深化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线上运用  

2.jpg

新野县肉牛产业发展园区。

  在农村人口大量外流的背景下,如何把村内外党员干部群众智慧集聚起来、力量凝聚起来、主人翁作用发挥起来推动乡村振兴、乡村善治,是摆在县、乡、村各级党组织面前的首要任务。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时指出,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用,落实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完善村级治理,团结带领群众向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行。

3.jpg

新野县蔬菜园区育苗基地。

  形势,催人奋进;嘱托,声声入耳。两年来,新野县坚持守正出新,勇答时代课题,在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线上运用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实践探索,深化拓展,初步蹚出了一条创新乡村治理的新路子,有效破解了在外党员、村民代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难题,使“四议两公开”提质增效,议事更科学、决策更民主、监督更全面,提升了乡村善治水平。《新华社内参》《人民日报》等先后对此予以宣传推介。

4.jpg

津湾桃花源。

  以信息化为载体,做实线上运用平台。坚持把乡村善治作为线上运用的出发点,不断完善治理体系。一是创新载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与中原银行合作研发乡村在线APP,开发“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线上运用板块,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在家和在外的党员、村民代表都能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拓宽了村级事务议事决策的渠道,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组织保证。截至目前,全县APP注册人数达到20.8万人,实现了党员、村民代表全覆盖。二是拓宽功能。聚焦村干部和驻村干部的日常管理等工作,上线打卡签到、提交值班服务日志等,管好用好“两支队伍”,提升服务质效。同时增设“三会一课”、红色课堂等功能板块,让在外党员通过网络同步接受教育管理,离乡离土不离党,从而深化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线上运用工作。

5.jpg

袁庄社区。

  以规范化为准绳,把稳线上运用方向。坚持把规范运行作为线上运用的前提条件,始终做到“三规范”。一是规范议事原则。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坚持把发扬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作为线上运用的核心要义,发挥好村级党组织对村级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作用,保障全体党员和群众的民主权利,确保村级事务议事决策始终不偏向。二是规范议事内容。坚持做到“十必提”“十必议”,涉及村民自治、集体重大资产处置等十项事项必提必议。如“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新野县通过运用“四议两公开”线上工作法,逐村逐社区发布“五星”支部创建“议题”,让在家和在外党员、村民代表利用“线上线下”充分发表意见建议,不仅提升了创建实效,也提高了群众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三是规范议事程序。坚持村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的程序,进行决议公开和实施结果公开,确保线上运用的“流程图”“路线图”环环相扣,步骤不减、环节不丢、程序不乱,六个环节层层递进,六个步骤步步不乱。仅2023年前4个月,全县15个乡镇(街道)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线上+线下”运用机制,议事决策120多项,这些项目涉及“五星”支部创建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项目等,为“五星”支部创建奠定坚实基础。

  以制度化为依托,保障线上运用实效。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线上运用的有力抓手,强化高效管理。一是压实责任促落实。把“四议两公开”线上运用情况与清廉村(社区)创建活动相结合,将线上议事情况、村干部值班服务质效等纳入清廉村(社区)建设的重要考评内容,进一步压实乡村两级责任,强化村级权力运行监督管理,增强机制运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定期督导抓推进。发挥线上运用领导小组作用,结合党建引领网络治理体系工作,整合督导力量,采取月督导、季通报、年评比等措施,持续推进线上工作法落地见效。三是奖惩激励增动能。出台了《新野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线上运用实施方案》《新野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线上运用考评方案》,将“四议两公开”线上工作法推进情况纳入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重要内容,纳入乡镇月达标排序工作的重要方面,对工作推进不力、进度严重落后的严肃追责问责,对工作扎实、位次靠前的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通过反向约束+正向激励,充分调动基层线上运用的积极性。

  实践充分证明,“四议两公开”线上工作法为乡村善治提供了有力的载体抓手,通过各环节、各层面的公开、民主、透明,把支部、党员、群众凝聚在一起,形成了治理合力。通过实践,广大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深刻感受到推行“四议两公开”线上运用带来的“累累硕果”,党在基层组织的领导全面加强,党员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明显拓宽,民主科学依法决策的能力显著提升,村务管理监督得到有效改善,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已然形成。(黄 慧 朱云霞 张立功)(部分图片为资料照片)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