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特刊 |
河南方城:深化“五星”创建 赋能乡村振兴
“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方城县将“五星”支部创建同综合片区建设深度融合,创新实施“五个一”工作法和“三色清单”制度,全面启动“五个星计划”,打造“五星”支部创建样板区、乡村全面振兴引领区,着力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在全县形成了抢抓“五星”创建机遇,促进跨越发展的振兴共识,营造了比学赶超、勇争一流的浓厚氛围。
赭阳街道:以裂变思维抓创建 以破竹之势谋新篇
通讯员 肖松磊
“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赭阳街道坚持高起点谋划,将创建工作与各项基础工作有机融合,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走出一条“创建依靠群众,创建为了群众,创建成果由群众共享”的幸福之路。
抓住一个关键——狠抓党建、凝心聚力。“群雁高飞头雁领,船载万斤靠舵人”,街道党工委抓牢基层党支部这个关键,抓住支部书记这个关键人,组织学习“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标准,聚焦“五星”支部创建5大方面,进一步帮助支部书记精准把握“五星”支部创建的内容标准,加强责任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以“支部过硬星”创建为抓手,强化社区“两委”班子队伍建设和党员管理,通过“支部书记上党课”“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着力增强党支部思想引领力和战斗力,打造过硬的“基本盘”,真正推动党支部动起来、党员跑起来、群众干起来。
紧扣一个主题——改善环境、美化家园。创建过程中,采取“典型引路,试点先行,一区一特色,处处有亮点”的做法,把八里岔社区确定为赭阳街道“五星”支部创建试点,将“共建共享星”创建作为“首星”,找准人居环境整治突破口,探索实施“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通过“三讲三算三干”,引导居民踊跃参与社区治理,凝聚各方力量,从党建阵地提升、硬化道路铺设、生活污水处理到“一宅变四园”“五美庭院”创建,下足“硬功夫”,提升“软实力”,硬化水泥道路5公里、铺设污水管网2000余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20余盏、建设分布式光伏污水处理站2座、栽种绿化树木14000余棵、建成4个广场1个展馆,实现污水坑变身圆梦广场,坑洼泥泞巷道变身水泥路,破旧院落变身菜园、果园、花园、游园,废弃旧房变身村史家风馆,老旧民居变身温馨小院,通过干部群众齐动手,让辖区居民老有所乐、小有所欢,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效应不断增强。
筑牢一道防线——化解矛盾、加强防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赭阳街道聚焦党建引领、发力协同共治,以“三零”创建为载体组建“党员+网格员+社区民警+志愿者”服务队伍,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扎实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通过“五清行动”,联合消防安全部门对商户的消防安全情况进行逐户“诊断”,检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要求商户立即整改并建立问题台账,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安全隐患彻底消除,促进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 加大反诈APP的推广使用,利用网格社交媒体推送电信诈骗典型案例,积极为群众普及反诈知识,多层面、全方位增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护好百姓“钱袋子”。
注入一种理念——文化融入、促进和谐。聚焦阵地建设,把党群服务中心与文化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共建共享,积极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和“15分钟服务圈”,吸引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组织理论宣讲服务队、卫生健康服务队等,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时代从来不等庸碌客,伟业自古要靠奋斗搏。”赭阳街道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创建“五星”支部为载体,围绕“服务开发区建设主战场,扮靓方城南大门”发展定位,统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坚持招商引资和服务开发区建设,务实重干,奋力拼搏,为实现创新开放富强美丽新赭阳而奋斗。
二郎庙镇:党建引领创“五星” 乡村振兴添动能
通讯员 杨佳佳
二郎庙镇悠闲度假山庄。
“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二郎庙镇立足实际、狠抓落实,推动“五星”支部创建和各项工作有机融合,助力打好乡村振兴“阵地战”、片区建设“提升战”,推动全镇创星争星、竞相出彩。
夯实基础争“支部过硬星”。先后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党员干部开展“支部过硬星”及党建工作培训交流会20余场,激活创星引领源动力。以开展党内活动为抓手,引导党员群众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平安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去。扎实推进“党员联户”工作,深入拓展党员服务内容。在各村新增“党建文化墙”60余处,辅助强化“五星”支部建设宣传,让“五星”支部创建内容入心入脑。
依托资源创“产业兴旺星”。紧紧围绕“旅游+林果花卉种植”乡村振兴综合片区建设要求,共流转土地10000余亩,建成16家家庭农场、130余家生态观光采摘园,发展提升以藤萝湾、小西湖为主的户外露营地民宿产业160余家,形成了以庄科葡萄、滹沱黄桃、吕河蓝莓等优质水果为主导的“一村一品”特色林果采摘产业。依托德云山风情植物园大力发展牡丹、芍药育种育苗,全园种植牡丹、芍药已达200万株,延长“花经济”发展链、供应链。
综合整治建“生态宜居星”。高标准完善村镇规划,通村绿化廊道16公里,投资70余万元打造省级森林村庄2个,投资260万元拓宽镇区主干道并进行高标准绿化,镇域内村庄环境不断上档升级。将“一宅变四园”改造行动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有机结合,累计拆除残垣断壁6000平方米,规划设计菜园、果园、花园、游园等60个,已建成38个,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宅荒院,逐步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宝地、休闲娱乐的乐园。
群策群力创“平安法治星”。筑牢立体化防控网络,配齐配强28个村级基础网格长,343名组级基础网格员,对本网格内社会治理、安全生产等风险隐患点,砸实分包责任,全程跟踪问效。切实发挥村组网格作用,对矛盾纠纷、信访问题、网络舆情等,“日排查、日研判、日分析”,有效防治社会治安突发隐患。
示范引领享“文明幸福星”。连续举办六届传统美德模范人物颁奖活动,利用节日精心组织开展广场舞、读书看报等文化活动,推动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共举办家政服务、电商直播等技能培训3期120余人,推动群众技能就业。以德孝文化示范村创建为突破口,在西吴沟村成立了三支志愿服务队,邀请专家举办德孝讲座,以德政润民心、以孝行化民风。
“五星”支部创建是标杆也是方向。二郎庙镇将继续砥砺奋发、笃行不怠,凝心聚力、务实重干,书写创星夺旗新篇章。
拐河镇:凝心聚力抓党建 聚精会神谋发展
通讯员 李亚可
拐河镇万亩桃花盛开鸟瞰图。
拐河镇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以“五星”支部创建为统揽,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兴旺、生态优先的发展路径。先后荣获“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拐河镇党校被命名为“全省先进基层党校”“党员教育培训示范性乡镇党校”,辖内东大麦沟村党支部被评为“五星”党支部,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南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辛庄岭村等多个行政村被评为南阳市文明村。
建好阵地强队伍。按照“统一规划、风格一致、标准提升、功能优先”的原则,完善提升35个村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设立党员议事亭,建设民主法制长廊,阵地形象凸显。持续开展“千名党员进党校”活动,镇级党校、管理区党员课堂、村级党员课堂和流动党员课堂四级培训网络稳健运行,班子成员、管理区书记、支部书记轮流授课,今年以来,累计授课32次。扎实推进“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狠抓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实行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整乡推进、逐村观摩”、支部书记“大比武”,在全镇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发展产业促增收。发挥支部带动作用,依托“万企兴万村”机制,引进龙头企业鹏迈牧业进驻镇乡村振兴产业园,采用“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种养结合”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果、药、菌”绿色产业,流转荒山土地1.2万亩,种植大白桃、冬桃、香酥梨等林果产业;发展以玄参、芍药为主的道地中药材,招引中药材加工厂落户拐河;兴建食用菌大棚530个,在南王庄村、辛庄岭村、白湾村各建成羊肚菌种植基地1处;立足境内“山水花果林”“红二十五军途经地”等资源,植入垂钓、餐饮、采摘、红色文化等旅游元素,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田园综合体,发展民宿经济,在杨家庄村开展“我的家乡我代言、千人共赞杨家庄”活动,叫响槐花蜜、槐花宴等槐花品牌,真正实现“支部有作为、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
以点带面优环境。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一宅变四园”为抓手,在净化基础上,带动村庄亮化绿化美化,打造村庄“微景观”。按照“旧物利用、简易节约”的原则,在黄土岗村打造农耕文化园,建成“菜、花、游、学”四位一体农耕文化实践基地,将二十四节气等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园中,配以农具、谷物加工用具等,种植时令蔬菜、农作物。利用废砖头、碎石头拼接的景观墙、景观路处处成景。
通过打造样板村、带动薄弱村,坚持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初步形成生态与人文互动互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崭新局面。拐河镇先后荣获“国家级美丽宜居小镇”“河南省水美乡村”“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河南省卫生镇”等称号。
四里店镇:多措并举推动“五星” 支部创建走深走实
通讯员 沈宏奇
四里店镇柞蚕转场作业中。
自“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四里店镇紧紧围绕创建目标不松劲,创新理念,突出特色,打造亮点,久久为功,取得了一定成效。
宣传铺天盖地,吹响创建“冲锋号”。在喇叭响起来、宣传车动起来、横幅挂起来、单页发起来等方式基础上,更新鲁姚路全线及乡村道路道旗1200余面、标识标牌280余个、大型T型牌50余个,确保鲁姚路全线及乡村道路所有版面、道旗一侧均有“五星”支部创建内容。通过组织各层次会议,把“五星”支部创建精神、意义真正传达到每村、每组、每户,送到每一位群众的心坎里,实现宣传动员家喻户晓、人尽皆知、有声有色、有力有效。
高质高效推进,跑出创建“加速度”。把“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作为推动整体工作上档升级的主引擎,与乡村振兴、片区建设、集镇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创建国家卫生乡镇、文明城市创建互融互合、一体推进,展现出齐头并进、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2022年创成“四星”支部1个,“三星”支部12个。其中,四里店村在“生态宜居星”打造上,完成污水管网改造工程3100米,三线入地5.2公里,道路铺油4.9公里,铺设路沿彩砖53200平方米,安装不同款式路灯450盏,建成红枫大道、桂花大道、巨紫荆大道、月季廊道。余庄村在“产业兴旺星”打造上,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流转土地1023亩,栽种桑苗120万株,打造千亩桑蚕示范方,目前,该示范方已被确定为“2022年度省级农业农村领域30个标准化示范项目”之一,与山东潍坊缫丝厂深度合作,新发展桑园500亩,桑园管理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累计带动260余名农民就业,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在“生态宜居星”打造上,围绕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新建小型挡水坝6个,护坡护堤18000立方米,新装防护栏2600余米,建设生产桥、网红吊桥、水车、玫瑰观赏通道、蚕桑博物馆、景观小品,建设花坛3200米,安装路灯108盏,打造以石楠、百日红、月季、楸树为主的余庄生态廊道。
完善工作机制,夯实创建“压舱石”。将“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作为凝聚人心、干事创业的重要抓手。党政班子带头,机关干部全上,深入管理区、行政村指导“五星”支部创建工作,确保上情下达、全面铺开、快速推进。抽调专人组建督导专班,一星期督查一次创建成效,确保“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深入人心。针对每周督查情况,对各行政村、各管理区工作开展情况排名站队通报,表先促后,并与年度先进、经费奖补相结合,推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抓常抓实、长抓不懈。(赵刘洋 任怀卿 邵玉民)(图片均为资料照片)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