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 (通讯员岳峰 罗玉红 张继川)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4月25日至26日,新野县汉兴学校师生代表赴红旗渠开展研学活动,学习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研学活动
“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民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苦战10个春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书写出一部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研学活动
师生们首先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在雕塑区、碑林区、展馆区、游览区四部分逐一了解红旗漫卷太行,通过一幅幅生动而真实的历史图文资料了解修渠背景、修渠难度、修渠英雄。“凌空除险”“铁姑娘打钎”┈┈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串串逝去的名字┈┈每到一处,师生们无不深受震撼,心情澎湃,徜徉在林州人民“战太行“的艰苦奋斗的历史长河中,接受艰苦奋斗精神的洗礼,感受红色基因的传承。
研学活动
随后大家沿着依山而建的渠道参观,徒步来到红旗渠修建难度最大的青年洞前,走在紧贴着山崖凌空而建的栈道上,看着穿山而过的红旗渠水,师生们感慨万千,切身体会到了林州人民劈山开渠的艰辛与豪迈。真正感受到红旗渠不仅是滋润百姓的“生命渠”,是催人奋进的“幸福渠”,更是永不断流的“精神渠”。
研学活动
“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此次红色研学,新野县汉兴学校的师生们深切感悟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领悟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量,纷纷表示在新时代要讲好红旗渠故事,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赓续艰苦奋斗传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道路上,牢记初心和使命,凝聚奋进力量,不断开拓进取,谱写灿烂篇章!
编辑:科教新闻01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