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主会场设在我市的全省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旗帜鲜明地叫响“拼经济、拼发展”主旋律,纲举目张抓工作,项目为王抓投资,千方百计促消费,开足马力拼经济,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交出真金白银的出彩答卷。没有什么比塔吊高耸林立更能传递发展的信心,没有什么比项目接踵落地更能激发经济的活力。此次活动中,我市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列入其中,彰显了我市产业发展起步就加速的强劲势头,吹响了新一年拼抢发展的冲锋号,这些项目必将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今天的产业项目,就是明天的经济实力,就是“建强副中心、奔向新辉煌”的重要支撑。我们锚定“项目为王”,就要牢牢把准主攻方向,把项目建设重点聚焦到产业发展上,强化“六新”突破、“五链”耦合,重科技强支柱,扩内需促消费,不断培育壮大产业集群。要紧盯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短板弱项和必须突破的关键所在,把主要精力放在抓二产、抓工业、抓制造业上,强链壮群筑根基,以产业突破带动发展跃升。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换道领跑、未来产业破冰抢滩,强力推进制造业发展“553”工程,奋力推动重点产业链快成规模。围绕加快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我市确定的十大战略突破性项目,逐一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责任状,大干快上,确保早开工、早建设、早达产。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项目建设要突出创新引领、贯通产学研用,坚持智慧岛功能定位,形成创新生态小气候。着力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建好用好产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创新联盟、中关村科技产业园等平台作用,加强对牧原、中光学等龙头企业的科研扶持力度,加速科技成果就地孵化转化。着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抓紧对接建设清华大学南阳创新研究院,高标准建设张衡实验室、张仲景实验室,加快天冠集团车用乙醇国家实验室重建重塑,力争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以上、省级创新平台50家以上。着力迭代升级“诸葛英才计划”,实施本土人才回引工程,完善“全职+柔性”招才引智机制,支持企业在发达地区设立“科创飞地”,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技术人才、工匠人才。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建强副中心,没有等出来的精彩,只有干出来的辉煌。我市提出“保8争9”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基于南阳“建强副中心”的发展定位、发展阶段和发展基础,坚持“跳起来摘桃子,实事求是走上线”而确定的,向广大南阳人民传递了力争上游的积极信号,有力地提振了市场信心,凝聚起全力以赴拼经济、拼发展的奋进力量。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增强紧迫感,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把信心和力量转化为一个个带动力、支撑力、辐射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在一个个具体项目中促投资、增动能,为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干成事才是硬道理。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拼经济抓投资,以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铆足干劲,攻坚克难、善作善成。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农运会精神和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把项目工地作为发展阵地,把项目现场作为业绩考场,把项目进度作为工作态度,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以项目建设成效见真功、分高下。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动真碰硬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资金、土地、市场等问题和困难,推动项目“天天有新进展、周周有新变化、月月有新形象”,用南阳一域之出彩为全省大局增彩。吉兔呈祥新一年,“项目为王”又一春。让我们以全省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为契机,以“人一之、我十之”的拼抢劲头狠抓产业项目建设,在前进道路上像动如脱兔般奋跃而上、飞速奔跑,以“项目突破”赋能“南阳发展突围”!
编辑:李润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