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省市“两会”精神 建强副中心拼出新南阳系列评论①
跳起来摘桃子
本报评论员
市委书记朱是西在部署今年工作时多次强调,要跳起来摘桃子。这个比喻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寓意深刻,也正逢其时。“桃子”是目标,其离我们的高度表示面临的挑战与难度,“跳起来”的方式和状态决定了能否达成目标。
对于南阳而言,跳起来摘桃子,挑战的是经济增速“保8争9”的目标,追求的是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宏伟蓝图。挑战更高目标、实现宏伟蓝图,躺着、坐着、站着都不行,唯有自我加压,倒逼各级党员干部发扬红旗渠精神、农运会精神、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拿出“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劲头,跳起来、冲起来、拼起来,在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新征程中跑出加速度、跨出高质量。
然而,发展的道路从来不是坦途,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我们缺资金、缺项目,基础差、底子薄。靠什么来攻破这些难点,靠什么来补齐这些短板,靠什么来完成一个个重要目标任务?实践已多次证明,答案就是极限尽责拼发展,变不可能为可能,变可能为现实。
南阳曾经也有过“变不可能为可能,变可能为现实”的成功经验:2012年农运会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全市上下克难攻坚,最终出彩完成任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迁安,“四年任务、两年完成”,创造了又一个奇迹。现在,南阳所拥有的条件,远比举办农运会、移民迁安时好得多,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想发展、快发展的愿望迫切、斗志昂扬,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干不好、干不成。
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不是封出来的、喊出来的,而是拼出来的、干出来的。全市上下一定要咬定目标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永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大力弘扬“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拿出超常规举措,滚石上山拼上去。“爱拼才会赢”,要善用“千方百计”化解“千难万险”,用足用好国省政策红利,把短板变成“潜力板”、把痛点变成“突破点”、把弱项变成“增长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劲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确保南阳在全国百强城市排名中不断争先进位。要叫响“党员当先锋、企业当主力,建强副中心、奔向新辉煌”,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成为常态,干成一番新事业、拼出一片新天地。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代属于奋斗者。让我们拿出“开局即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气神,用尽全力攀登更高的山峰,建强副中心、奔向新辉煌!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中光学集团:打造百亿级头部企业 带动千亿级产业集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