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2)》发布,南阳市的宜居度排名全省第一!活力四射的南阳再次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瞩目的焦点。
南阳日报12月25日头版刊发的题为《宜居南阳城 蝶变满目新》文章对宜居南阳作了系统阐述。环境更优美、功能更完善、生态更和谐、保障更有力 、经济更富强。
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还有更多迷人的魅力。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五千年人文历史古朴厚重,八百里伏牛山风光无限。南阳,有楚文化的浪漫飘逸,又有汉文化的博大雄浑,这里有中医祖庭医圣祠、诸葛躬耕地卧龙岗,还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地,可赏月季、品美玉,可观汉画、嗅艾香……
南阳,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三国时期,就有一位名人选择了南阳。南阳武侯祠又叫诸葛亮庵,是为纪念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而修建的大型祠堂建筑群,也是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故址和刘备“三顾茅庐”“草庐对策”故事的发生地。医圣祠是为纪念东汉时伟大医学家张仲景所建的祠堂,张仲景有“医圣”之美誉。还有“科圣”张衡、“商圣”范蠡……
众星璀璨,连“诗仙”李白都不由感叹:“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南阳籍院士有近30人之多,而且多是重量级的,影响力大。像冯友兰院士,是享有国际声誉的大哲学教育家,冯景兰院士,地质学家、矿床学家,丁声树院士,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杨廷宝院士,是和梁思成齐名的建筑学家,被称为“南杨北梁”……
南阳现代作家群也颇具影响力。如姚雪垠、韩作黎、宗璞、周大新、二月河、周同宾……
南阳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南阳又有“南都”“帝乡”之称,历史上,南阳是古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南阳的风俗民情极具特色,艺术丰富多彩,饮食美味,特产众多,南阳的烩面、胡辣汤让人百吃不厌……
不久前,《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当地时间12月13日,在此次会议框架下举办的第七届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峰会“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角—中国日”上,首届以“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为主题的评选活动正式对外发布入选城市,南阳市获得了“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称号,凭借自身在生物多样性上的影响力站上了国际舞台。中国有六个城市获此殊荣,南阳是其中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宜居之城”名不虚传。
南阳,这片古老又年轻的土地,正唱响绿色崛起、美丽富民的奋进之歌;壮志凌云的南阳人民正戮力同心朝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迈进。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东晋曾寻觅桃花源未果,未曾想“身在桃源不知处,别有洞天还家乡”。
闻之南阳“桃花源”,“欣然规往”乎?
编辑:张中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都时评 | 这位奶奶 真“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