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抗美援朝老兵张维真忆戎马岁月,畅谈长寿秘诀——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牵手65年的张维真、魏玉莲夫妇
72年前,张维真奔赴前线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退役后,作为一名司机的他,几十年如一日,严格按照交通规则要求,规范行车,零事故零违法。如今,93岁高龄的他爱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
“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后辈要珍惜。”11月27日上午,93岁高龄的张维真笔直地坐在大门前享受冬日暖阳,虽已满头白发,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讲起曾经的峥嵘岁月仍神采奕奕。
美好生活是用命换来的
11月27日,记者来到位于示范区枣林街道常庄村小梁庄张维真的家时,老人正坐在门前晒太阳。沐浴着冬日暖阳的张维真,面色红润,神态安详,精神矍铄。
1930年,张维真出生在现示范区白河镇双铺村,家里兄妹5个,他是老大。因家庭贫困,他们兄妹5个都没有上过学。1948年10月,在南阳解放前夕,他被抓壮丁后,跟随国民党部队到湖南石门。1949年9月,张维真逃离国民党部队,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重庆、成都后,他跟着部队到湖北钟祥开荒,从事农业生产。
“1950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刚刚解放,百废待兴,但美国把侵略朝鲜的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严重威胁我国安全,我们绝不答应。”时隔72年,谈及抗美援朝战争,张维真仍情绪激动。在朝鲜,面对艰苦卓绝的自然环境和险象环生的战场,张维真和战友们从不退缩。他们涉过了冰冷刺骨的昭阳江,有人被冻掉了四肢,有人被江水冲走,但前进步伐从不停止;长途急行,他们只携带最要紧的物资,用土办法克服了虱子叮咬、寒冷等困难。
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三八线”南北地区对“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发起第四次战役,此役,长达87天,成为抗美援朝战争中历时最长的一次战役。
“面对拥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敌人,我们依托临时构筑的工事,在严寒季节,一把炒面一把雪,用机枪、步枪、手榴弹、铁锹、十字镐、石块与敌人殊死拼杀,付出重大牺牲顶住了敌人的进攻。”张维真说,也是这一场战役,他所在的50军148师443团3营9连120名志愿军战士只剩下4人,对他最好的班长因为炸弹在身上爆炸,尸骨无存。说到这里,张维真潸然泪下。
1951年4月的一天,在一次敌军炮轰中,湖北籍战士高金龙右腿被炮弹炸伤,张维真把高金龙送到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分部17兵站医院医治时,看到医院里伤员众多,就主动过去帮忙搬运伤员。院长王书明看他个子小,人勤快,就把他留到医院当通信员。
1952年,张维真到汽车八团驾训队学习开车,三个月后,因他技术好,就留在驾训队当教员。1956年5月,张维真跟随部队回国,仍在部队开车。同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养成良好行车习惯,驾驶几十年零事故
1958年,张维真退役后,分配到当时的南阳公路运输公司开货车,从事长途运输工作。
“在运输公司开货车期间,我时刻注意车辆例行保养工作,出车前对车子各部件认真检查,坚持低速启动;在行车中,我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保持时速均匀,从没有出现过大小事故,突破了十万公里无中修记录;我注重学习,深钻车速和脱档,月月节油。”张维真说,从事驾驶工作,他从不开快车,不开英雄车,不论是晴天,还是雨雪天气,他都小心驾驶,对驾驶技术精益求精,驾驶几十年零事故。
1963年,因工作表现突出,张维真和同事张玉柱被选调到当时的南阳地区行政公署工作,他服务当时的专员宋绍良。在服务领导期间,他从不饮酒,始终保持头脑清醒,随时准备应对意外情况;同时,他十分注意讲原则、能保密,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传的不传,多次受到领导表扬。
保持平常心,常怀感恩心,才能健康长寿
“人这一生不容易,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常怀一颗感恩心,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快乐,健康长寿。”说起自己的长寿秘诀,张维真说,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是他健康长寿的保证,如今,他还经常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骑上三轮车带着老伴到白河边游玩。
1956年,张维真退役后,和勤劳能干的魏玉莲结为夫妻。相伴65年,他们养育了6女一子,目前是四世同堂,全家有38口人。“我的子女、儿媳、女婿们都孝顺,我的孙子辈都上进,我们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说起自己的子孙后辈,张维真十分自豪。
“我和张红伟结婚31年了,我对老爷子最大的印象就是他心态好、乐观,儿女们的婚事都遵从儿女们的心愿,从不过多干涉;儿孙们的学习他也觉得应该顺其自然,他常说的话是,我孙子张煜晖读了博士后,能为国家做贡献,是成才了;我的其他孙子没有读博士,也很优秀,他们孝敬老人、为人忠厚,又积极上进也一样是成才了!”张维真的儿媳毛海燕说,老人能长寿还得益于他们两个闲不下来,喜欢运动。1990年,张维真退休后,老夫妻还在门前开了个菜园,四季蔬菜不断,这两年虽然身体不如以前,但他们自己能做的事也从不麻烦儿女。
“我那么多战友都在保家卫国战争中牺牲,我能活下来,我要倍加珍惜现在的生活。这么多年来,我经常告诫子女后辈,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和现在的幸福生活,要求他们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张维真的心中,年少从军、参与国家建设是他一辈子最自豪的事。他时常叮嘱年轻人一定要听党话、跟党走,为祖国、为人民拼搏奋斗。“看到现在富强的祖国,让我觉得战友们的鲜血没有白流!”结束采访时,这名93岁的老兵虽步履蹒跚,声音却坚定清晰。(全媒体记者 赵明禄 文/图)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八旬老人呆坐路中间:报社记者热心送其回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