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举行庆祝南阳解放74周年座谈会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举行庆祝南阳解放74周年座谈会
作者:  王玉

微信图片_20221104151520.jpg

座谈会


  南阳网讯 (通讯员王玉)11月4日,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庆祝南阳解放74周年座谈会在宛城区新华街道孙家楼二号院举行。来自我市的教授专家、民间学者、红色文化志愿者、社工等15人参加座谈。这次座谈会由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办,腾讯公益和中华救助基金会支持,并通过抖音、视频号、微博等平台直播。


  南阳历史文化学者73岁的郭文学是地道的老南阳,他热爱红色地名文化,整理宛城风物志,校点《明嘉靖南阳府志》,撰写《诸葛亮躬耕地辨析》,是南阳红色文化的活字典。他深情回顾了南阳解放的历程和意义,他说:“我生在南阳,长在南阳。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南阳解放意义影响深远,有独特红色文化基因的南阳,应该把讲好南阳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添砖加瓦。要开展文物保护,聚焦南阳本土地名文化和历史遗迹的挖掘整理,让包括红色文化在内的历史文化活起来。”



微信图片_20221104151533.jpg

活动现场


  红色文保志愿者是南阳红色文化传承的鲜明特色,志愿者吕兆航、龙飞、周运成、白浩扬等从南阳解放对全国解放的意义到南阳解放的红色密码,家族红色历史与新时代新征程,历史故事和现实感悟如数家珍,纷纷表示,《中原我军占领南阳》这一新闻名篇,对南阳解放的历史地位做了生动的诠释,对于南阳人学习历史,增强文化自信,意义重大。


  涂月超从事红色文化志愿服务14年,与益博社工合作自编自导自演拍摄的《孙家楼里的年轻人》,现在依然是宣传南阳红色文化的一个亮点。她说,“以文化人,南阳红色文化的血脉代代相传,需要有像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一样的情怀,挖掘好、整理好、宣传好烟火味的南阳红色故事,每一次座谈的思想碰撞,为新时代做好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结合起来,突出南阳特色,彰显南阳优势。”


微信图片_20221104151537.jpg

活动现场


  南阳开放大学教授李学清,结合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讲述了南阳解放的历史过程,建议要进一步拓展南阳党史的本土化创新,他说:“拓展红色文化进学校,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历史遗迹现场,通过沉浸式体验、创新性表达推动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互容共生落细落实。”


  曹云阁烈士的孙女曹冬阳拿着家里的老相册展示一张张老照片和曹云阁家书,讲述一个革命家族的百年历史,深情地说:“南阳解放74年,越来越感到我们党的光荣伟大,更重要的是把这种精神代代相承下去,讲好南阳故事。”


  参加座谈的文化学者杨柳、徐宛军说:“益博社工把二十大学习与庆祝南阳解放74周年放在南阳县委机关旧址,放在孙家楼讲习所,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学思践悟,能激励更多的人关心参与红色文化服务,守住我们的根与魂。”


微信图片_20221104151531.jpg

合影


  据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王玉介绍,这次二十大精神学习与庆祝南阳解放74周年座谈会是向阳计划老南阳讲老南阳记忆的一部分,旨在通过更多的社会参与,发挥社工资源整合和跨领域合作的优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引导、支持社工机构参与红色文化宣传弘扬,推动更多的社会参与。这是益博社工从2018年以来连续五年开展庆祝活动,先后开展致敬最可爱的人、老南阳讲老南阳记忆讲述、老年人社会参与、孙家楼讲习所等多种方式和平台,挖掘整理红色文化资料200多万字,帮助烈士刘玉增寻亲谱写了豫鲁一家亲的赞歌。下一步,益博社工将围绕孙家楼讲习所,开展红色社区漫步、红色集市、峥嵘岁月等活动,进一步推动南阳红色文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编辑:王鹏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