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精神解读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阳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精神解读
作者:  王鸿洋

欲借长风乘势起  奋力夺取全年胜

——南阳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精神解读


  “建强副中心、奔向新辉煌”的大幕已全面拉开。


  7月30日召开的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提出,南阳市经济工作要大力实施“33211”工程,即每年全市新增3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新招引落地3个超百亿元的制造业项目,每个县市区新增2个产值超十亿元的企业、新招引落地1个超五十亿元的制造业项目、新增1家挂牌上市企业。


  聚力招大引强


  积蓄发展势能


  招商引资,历来是产业升级的主要抓手、是城市发展的后劲所在。


  千方百计引项目。“五大战区”招商特别行动组要瞄准三类500强企业,大力发扬“六皮”精神,用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等。各县市区、各产业链链长要注重与各个战区做好联动配合,统筹招商力量、共享信息资源、凝聚攻坚合力,加快大项目、好项目招引实现突破。


  聚精会神推项目。坚持“周例会、月签约、季集中开工、半年观摩、年终总评”机制,全面落实“八快两提”,探索推广重大项目全流程帮办等服务模式,用好“四保”白名单制度。持续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力争全年新谋划超亿元项目1000个以上,符合省重点项目储备条件的不低于300个。


  21个重点产业链是产业培育的重中之重,要切实发挥“三长”作用,确保每个产业链都有明确的产业链图谱、招商图谱、年度计划和重点支撑项目。


  重抓延链补链强链。数字光电产业链要加快推进光学玻璃生产基地建设,抓好豫信电科10亿片中小透镜项目,着力引进福耀玻璃等头部生产企业,重点促成整装整机企业落地,尽快形成千亿级规模。其他各个产业链要拉粗拉宽拉长链条,提升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


  加快布局创新链。把创新赋能作为提升产业链竞争力的关键,加快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各产业链要加强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力争做到有知名院士加持、大院大所加盟、科创团队加力。


  大力发展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大力引进一批高精尖项目落地。依托龙头企业,抓紧谋划布局一批预制菜产业园区,带动肉食品、粮油加工、食用菌等产业链发展壮大。


  育强市场主体


  护航经济大盘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稳住市场主体、育强市场主体,就是护航经济大盘的关键。


  大力实施千企升级行动。实施大企业培育“头雁计划”、单项冠军企业培育“登高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倍增计划、企业上市倍增计划,持续完善“创生个、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各县市区要尽快实现上市企业空白县全面清零。


  严格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按照“快、直、准、实”的要求,持续抓好各领域各行业优惠政策落地落实,特别是接续抓好三季度新启动实施政策落实。


  持续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切实用好企业服务日、“畅聊早餐会”、企业服务中心等平台载体,健全助企纾困政策兑现“直通车”制度。在依法依规前提下,优先推广使用本地企业优质产品。


  积极协助开展产销对接。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定期组织开展跨市域、跨行业对接活动。


  锻造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加强企业家队伍培养,开展好星级工业企业评定,让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家有荣誉、有地位,遇到问题有人帮、有地方诉苦。


  做优城市品质


  提升城市能级


  城市是区域经济的“龙头”,城市的吸引力决定着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辐射力。


  以重点规划编制为突破口,提高承载力。抢抓本次国土空间规划第二、第三轮“三区三线”划定的窗口期,加大向上汇报争取力度。


  以重点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增强支撑力。加快推进电驱产业园、中德产业园、中医药产业园、仲景食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尽快出形象、见实效。


  以一河两岸打造为突破口,提升档次品位。坚持两岸并举、携河发展、多组团引爆,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商圈经济、会展经济、楼宇经济、文创经济。


  以城建“十大工程”和“清洁城市、美化家园”攻坚行动为突破口,加快更新提质。强力推进16个片区开发改造,深入推进“1050”第二阶段12项攻坚行动。


  示范带动县域经济“成高原”。深化“三化三制”改革,采取“专营店”发展模式,集中精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推进区域性消费中心建设。抢抓补偿性消费集中释放的关键期,出台促消费政策。加快招引布局一批品牌商业综合体和特色商业街区,打造名副其实、具有吸引力的区域消费中心。积极推动消费向农村延伸,力争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00亿元以上。


  重点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素保障是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


  着力破解供地难问题。加快建立土地储备引导资金池,高效利用、滚动流转、稳步扩规,做到“熟地等项目”“落地即开工”。


  着力破解融资难问题。抢抓政策机遇,加大谋划包装力度,积极向上汇报对接。建强市属国有功能类平台公司,增强融资能力,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作用,依法依规撬动激活各类社会资本。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把市场主体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金标准”,常态化开展市场主体“评市直单位、评重点科室、评基层站所”活动,倒逼服务质效提升。


  聚焦民生实事


  守牢安全底线


  市域社会治理,是关乎城市经济发展、公共事业发展、基本民生、社会矛盾化解等领域的系统工程。


  坚决防住疫情。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常态常备、常抓不懈,做到企业不停产、项目不停工、商贸不停业、物流不停运。


  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抓紧抓细抓实国家15条硬措施和省50条具体措施,深入推进安全隐患常态化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全力办好民生实事。20项省市重点民生实事,10月底要全面完成。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健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就业服务体系,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问题楼盘处置化解要劲头不松、接续攻坚。


  守住安全稳定底线。严格落实防汛工作“123”“321”要求,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举措。以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为主线,深入推进“三不五零”平安创建,深化党建引领全科网格化治理,定期分析研判会商,常态化开展地毯式、网格化风险隐患排查。(全媒体记者 王鸿洋)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